长河北去,滔滔甚急,残阳西下,彤彤影孤。战卒昂扬,船渡蒲坂,将军寥情,独立滩头。
这一刻,孙权寂寥地立在黄河岸边,不由的对士卒的性命珍惜起来,他不忍心让这些热忱的生命,徒然葬送在自己的野心之下。
孙权觉得这一切太不值得了,他已经忘记了自己这个最大的获益者,只单纯地为他们的付出感到不值,如果是换位思考,把他们换成自己,自己会怎么办?
应该和眼下一样,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那么如果他们也开始用手中的剑,犁自己的地,那时的自己又应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不被这个群体所抛弃?
忽然间孙权似有所悟,人不同于国家,但又有许多共同之处。如果把国家比作人,那么对利益的渴望,扩张的冲动,应该来自于细胞对生存的需求,而不是来自大脑中的欲望。节制的欲望可以让人前进,不节制的欲望会让拉车的战马心中发狂,导致车毁人亡。
可什么又是节制的欲望,应该来自人的本能,是细胞对生存与分裂的渴望,他需要不断的摄入食物,需要暖和的衣物维持适宜的温度,从而来维持他的分裂,让人从婴儿变成大人,一直到细胞耗尽潜力,再也无法分裂下去为止。
唯有在衣食住行能够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基础上,才能量余力而行,去求好求精。
一切的过程应该都是渐进发展的,所有企图跨越发展的,就如同人饿着肚皮去追求华美的衣物,高档的住宅一样,是舍本求末的行为。人都饿垮了,病倒了,追求这些又有何用。
所有的跨越,都是不得已的时候,才会这么去做。就如同一个人面临生死威胁,他才会饿着肚皮,宁愿营养不良,宁愿寿命短缺,也要节省食物、衣物,去打造一把守护自己的利剑。因此这永远不可能成为常态,所有违背规律的行为,背后都要付出代价的,只看你能不能承受,愿不愿意承受。
孙权暗道:如今的自己,根本就没有沦落到生死存亡的地步,根也本不用去牺牲内部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外部的开疆拓土。他唯一应该做的,就是遵循道的指引,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切都该无为而治,这才是无为的真谛(无为,按照个人的理解,就是按规律办事,不施加自己的主观影响)。
刹那间,孙权已经意识到,在自己实力不足的情况下,谋略只是防御态势下的进攻,其根本还是为了服务于防守这个目的。当前态势下,速胜已经没有指望。如果自己在欲望的蒙蔽下,错把手段当目的,那么进攻不仅不会有收获,反而会虚耗自身的力量,让防守更加无力。
而且,自己眼下就是真击垮了曹操又如何,除了空耗力量,还不是让刘备近水楼台先得月,这等于是前门驱狼,后门迎虎。他孙权应该是傻到何等地步,先前才会出此一招。果然是贪婪害人不浅,让人智慧蒙尘,变得愚蠢。
心态转变后的孙权,又再次恢复了以前的从容与清净,不再急功近利起来。
八月的左冯翎,如同患病的人,依旧高烧不退。天气闷闷,艳阳高挂,草木耷拉,精神不振,鸟兽无踪,敛行藏迹。唯余知了,撒着欢儿,埋怨不停,这鬼天气,怎如此热。
&nbs
第一百一十六章 孙权之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