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六章 楚慕(上)[1/2页]

李治大帝 李武天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间如白驹过隙,江河入海。眨眼的功夫,就已到贞观十五年冬十月末了。年末就预示着,正朔之日藩王进京朝贺的日子不远了。
      各地藩王们赶在农历九月末,就已坐着自己的诸侯九千乘车辇,带着属臣和自己为皇帝准备的贡品,迎着呼呼肆虐的北风,漫天无际的飘雪,压着地上厚厚的积雪,叽叽咯咯地,来到阔别一年的长安。
      九月三十日,难得艳阳高照,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午时,永乐坊的齐王驻京官邸,迎来了汉王李元昌。
      齐王李佑,乃是今上李世民的第五子,德妃阴氏所生。因母亲阴德妃不受宠,他也不为父亲所爱。故此,在他十一岁那年,提前行了冠礼,被父亲像赶苍蝇蚊子一般,撵到万里之遥的齐国担任藩王。
      如今,他之藩十年有余,已从十岁的稚嫩少年,长成了相貌俊逸清秀,身姿颀长的二十一岁的青年。他乌黑油亮的长发,束于头顶,盘了发髻箍在代表藩王地位的黑色高冠中,以乌木打造的簪子横穿发髻,将其和发冠牢牢固定,黑色的冠缨系在颌下。
      此日,他穿着月白色交领广袖的上衣,深蓝色裳裾,腰带上系着一条兽皮黑革。左边佩剑,右边佩玉。裳裾前围着一条约莫五尺长的,深褐色锦缎,绣着四象图的蔽膝。与所有款式的深衣一样,交领上衣的袖缘和交领的领缘,印着亞形的暗纹。
      “迎接”汉王之时,齐王李佑人是站在驻京官邸正厅的玄关上,距离门口还有五六步的距离,是以脚上并未穿鞋。看上去既尊贵又俊逸。眼见得汉王李元昌,由官邸的内侍引到面前,他微微仰着锥子般精美的下颌,微微眯着一双漂亮的凤眸,样子傲娇,轻慢。
      “汉王怎么来了?寡人记得,与你并无甚交情啊!”这席话,齐王李佑说得清冷疏离,言辞不逊,毫无侄子对叔父的尊敬之意,让原本还微笑亲和的汉王李元昌,瞬时僵住了脸上堆满的笑意。他尴尬地咬了下嘴唇,脑海中努力组织着最合场景的措辞。
      若换做一个不会来事的人,听了这席话,恐怕早就气得转身走人了。不过,对汉王李元昌这样八面玲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来说,尴尬只在瞬间而已。他重新换上了副得体的场面笑容,亲和地说道:“叔侄之间,血脉相连本就是亲情,何来交情一说?”
      “亲情?”齐王李佑轻哼了声儿,重复这两字时,他嘴角微微扬起,勾勒出一抹冷弧。清秀的脸庞,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在他平视汉王李元昌那双琥珀色的眼眸时,凤眸中划过一道讥讽的冷芒。
      他讥诮地问道:“请问王叔,太子和魏王可是兄弟?”
      “不但是兄弟,还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汉王李元昌笑道。
      齐王李佑轻哼了声儿,俊逸的脸庞浮现出一抹嘲讽的冷笑:“好一个同胞兄弟,一奶同胞,说得好啊你哈哈,为了太极殿上的那把御榻,两人你死我活,明争暗斗之时,何曾顾及这份兄弟之情了?李元昌,别以为寡人远在齐国,便对长安发生的一切不得而知,由着你在这里像哄骗年幼无知的黄口小儿般糊弄寡人!”
      “你…李-佑!你…”汉王李元昌顿时气节,李佑这小子竟目无长辈地直呼他的名讳,连起码的场面客气话,都懒得给他一份半毫。李元昌一张邪魅的俊脸通红涨紫,嘴唇打着哆嗦,气得说不出一句话来。他平生头一回,感到在自己引以为骄傲的社交场合,如此挫败。这挫败,拜齐王所赐。可想,他的心里有

第二十六章 楚慕(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