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怨恨这个冷情的侄子了。
只是,齐王的那句:“别以为寡人远在齐国,便对长安所发生的一切都一无所知!”委实地令汉王李元昌感到通体发寒,不禁打了个冷战。今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难得的暖和日子。但,齐王的这番话却犹如冬日长安北风呼啸,大雪风飞的天气一般,令人冷得发颤。
他什么意思?难道,在长安有潜伏着齐王的线人吗,难道…?齐王,他到底想干什么?坐山观虎斗,想要坐收渔翁之利?还是…
汉王李元昌冷冷地掠了他一眼,正欲开口询问之时,齐王面色已显出不耐,紧蹙着漂亮的入鬓斜眉,扬声唤道:“楚慕!”嗓音清亮。
这时,一位年纪约莫二十岁上下的青年,风一般地卷了过来。他向齐王行了个礼,朗声道:“大王,有何吩咐?”
“送客!”这两个字,是从李佑牙缝里蹦出来的。话说时,他人已转身背向汉王,负着手一路往殿内走去,头也不回。
“你…齐王,你,你等着!”
汉王李元昌气得额上顿显黑线,脸一阵红一阵儿白。他伸出食指恶狠狠地指着齐王李佑挺拔如松的背影,声嘶力竭地诅咒。
欲要绕过屏风,迈入内室的李佑,听到这句话后,蓦地停下了脚步。人却依旧背对着汉王李元昌,薄凉地一笑,话语极为冷淡道:“你让寡人等什么?等看太子和魏王相争的好戏?李元昌,您确定,有您在他们中间左右逢源,两面三刀,这场戏会更加精彩纷呈?可惜,演的再精彩,寡人也没兴趣看!您,还是省着点心机吧啊!”
还未等汉王将那个你字,从牙缝里骂出来,身边的青年侍卫已开口,言辞和他家大王一样令人心生寒意:“汉王请吧,我们大王要休息了!”闻声,汉王李元昌这才转身正视这位叫做“楚慕”的青年。
这位名唤楚慕的青年,已过弱冠之年,乌黑如漆的头发束于头顶盘成的发髻箍在头冠中,以羽簪贯穿固定。一袭玄色的深衣,裹着他健硕勇武的身躯,领袖镶着的边缘上绣着暗纹。直裾前,系着暗褐色的蔽膝,双足蹬着一双黑色缎面翘头履。最引人注意的,还是他左腰上悬着的一柄上等的青铜剑。这柄剑,乃是东周时,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赐给国相鲍叔牙的佩剑。此剑流传至今,足有千年之久自然是价值不菲,弥足珍贵。怎么?他一个齐王的侍卫居然…
此人到底有何能耐,让冷如冰块,凉薄的齐王如此阔绰地,将此等珍宝赐给他?眯眼注视着楚慕,汉王李元昌心底里琢磨着。
“好吧,既然如此,寡人回去便是!”他表面上,依旧是一副悻悻然的样子,叹了口气,拂袖而去。心底却盘算着既能报复齐王,又能帮助太子除掉魏王,除去自己篡夺皇位的障碍,一箭三雕的诡计。他加快脚步,走出了齐王的驻京官邸,在太仆令的伺候下,登上汉王的车辇,闷声吩咐道:“回去,派个人去齐国给寡人查一下齐王身边那个叫楚慕的小子到底是何来历,还有他的性格为人,喜好!”
末了,他话语利落果断中,带着威严地补充了一句:“暗查,不得被人发现。一经查清,即刻写信给寡人汇报,不得有误!”
太仆令应了声“诺,小的明白!”
“走吧!”汉王李元昌吩咐了声儿。但闻太仆令唰地扬起鞭子,抽了下驾车的马匹,高喝了声儿:“吁,驾”马儿哒哒地拉着车跑了起来,连着车轮滚动时,发出隆隆,踩着积雪的叽叽咯咯走远了。
第二十六章 楚慕(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