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二章 内线[1/2页]

李治大帝 李武天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老公,我们大王可在殿中?”
      问话的,乃是晋王官邸负责收发信件,通报有无的廊下内侍。
      此时,他已骑着马,拿着晋王官邸的玉牌顺利地通过崇德门卫兵勘察后,一路无阻地进入了太极宫,前来甘露殿寻找李治。
      王舜笑眯眯地点了点头,客客气气地问道:“晋王正在殿内与陛下说话呢!您有急事?如有,咱家这就进去给您通报一声儿。”
      “好,那就麻烦王老公了。”廊下内侍点头笑道。
      其实,唐时称呼有身份的大宦官并非公公,而是老公。公公,反而是对地位稍低的杂役宦官,抑或是对小宦官的客气礼貌的称呼。
      话音刚落,便有李世民的声音,从殿内飘进两人的耳膜:“王舜,是谁来了?”王舜转身,朝着内侍的方向,恭敬地回应道:“回禀陛下,是晋王官邸的内侍!他说,有急事向晋王禀奏。”
      殿内,李治也听到了王舜的禀报。他退后两步,合袖躬身向李世民深深作揖道:“大人,内侍言说有急事找儿,想来定是官邸有事,亟待儿回去处理。不能通天陪伴大人,还请大人见谅则个。”
      李世民憾然地叹了口气,留恋地凝望李治。一双狭长的凤眸中,竟闪耀着孩子气的溢彩。他颇有些撒娇道:“无妨,既然你有急事就去处理吧!不过,待正月之时你可要进宫住些日子,陪陪我。”
      见此闻此,李治恰到好处地提了一下好看的嘴角,勾勒出亲昵的笑弧,他利落地答应道:“到正月那几日,雉奴一定回来陪大人。”
      李世民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般,满足地望着李治笑了。
      “大人保重,儿告退了。”李治再度合袖作揖,话语利落道。
      其实,从王舜说出那句:“晋王驻京官邸的内侍来了,说有急事禀奏晋王”时,李治就已猜出了七八分,曾荣抑或是长孙蔷儿过官邸向他汇报线人获得的最新情报。故,他加快了脚步,向殿外走去。
      此时,晋阳公主李明达正与侍女,内侍们滚雪球,堆雪人儿,玩得不亦乐乎,兴致高昂。她想着,阿耶见到兄长,就好似恋人相见一般亲热无比。坐在一起聊天,定然是说得阿耶口干舌燥,废寝忘食。九哥内敛话少,却也要“舍命陪君王”点头微笑,附和阿耶。
      这样,她就能玩得更尽兴,更酣畅了,可以毫无时间限制。
      但,当她猛地看到兄长和晋王官邸的一名内侍,一前一后地走出甘露殿时,适才愉悦欢快的心情,好似长了翅膀般飞得无影无踪了。
      “诶,九哥,你这是去哪里!”李明达站在雪人跟前,停止了手头的“活计”,撇着嘴,含着泪,嗓子里夹着沮丧的哭腔大声儿道。
      咯唧唧,李治踏着地上未扫干净的积雪,来到李明达面前。
      此时的他,浑身裹在黑色的镶着白狐毛边的大氅儿中,大氅的两个带子系在领口处打了结子。镶着毛边的雪帽儿,被搭在身后。他脚蹬黑色,带着里毛儿的貂皮高腰长靴。看上去,既高贵又精干。
      垂眸,李治睨着最疼爱的小妹红着眼眶儿,泪水滴溜溜地在眸瞳中打着转儿,快要夺眶而出。她撅着犹如夏日樱桃般的小嘴。这副被扫了兴,一脸沮丧的小样儿,看得李治既啼笑皆非,又心疼不已。
      这年,她九岁。不但个头儿长到了兄长李治胸口的高度,容貌也长开了,真正有漂亮姑娘的味道了。是以,李治与她说话,不再像以前那般,非得蹲下身才能与她平视,目光交汇。
      李治双手搭在她的肩上,笑得十分温柔地说道:“兕子,兄长有些事,必须回去处理!你若是想继续玩,不如在宫里多住些日子。如此既能与相好的宫婢,内侍玩耍又能陪伴大人,岂不两全其美?”
      “那,那我若是想你了,怎么办?”李明达抬眸望着兄长,一脸的依恋不舍的神情。随着话语,双臂已紧紧地环住了李治的腰背。
      “如是那般,兄长就派人过来接你!”李治扬起嘴角笑道。
      李明达终于破涕为笑,拍手道:“太好了,就这样定啦!”
      “小丫头要听话啊,兄长走了!”李治抬起左手,宠溺地拍了拍她依然梳着丫髻的脑袋,笑语嘱咐,话毕,转身欲走。
      身后传来李明达娇脆的话语,一本正经,却充溢着“不服气”:“我长大了,不是小丫头了!九哥,明达不是小丫头了!”
      李治嘴角一提,勾勒出一抹宠溺疼爱的笑弧,带着内侍走了。
      ……
      “何事,如此着急地找寡人?”问出这话时,李治已在侍女的服侍下,脱去了靴子和大氅儿,走进了晋王驻京官邸的议事殿。
      曾荣见他进来,赶忙从席子上站起身来,双手交叠加额,深深作了个揖,恭敬地说道:“臣参见大王,愿您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李治欣然一笑,伸手,手心朝上地做出了个“请”的手势道:“寡人也愿你福延新日。来,坐下说话吧!”
      “谢大王,请大王先坐。”曾荣恭敬地笑道。
      李治走上榻榻米,在面南而设的主席之位前,提起袍裾跪坐在席子上。这主席位后面,摆着一架雕花红木,足有一人多高的一开宽大的屏风背景。屏风上,既没有描绘人物山水,也没有书圣名作。而是一张放大数倍的漠北、西域的地图。地图上,除了地名儿和山川、河流,丘壑平原的表示外,还有些许毛笔的勾勾画画。
      每次遇到父亲为派兵抵御突厥进犯,与将军们共商用兵之事时,李治都会默默地坐在一旁,将他们商议的内容,以及如何排兵布阵,所献的计谋,策划一一地记在脑子里。回到官邸后,他连饭都不吃,直接来到这里看地图,凭着自己的记忆,趁热打铁地在地图上勾出行军路线图,研究将军们在会议上所献的作战方略和阵法。
    &n

第三十二章 内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