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治欢喜地,好似得了糖果的小孩子般,脸上绽放着欣喜的笑容,话语中,充满浓浓兄弟之情地说道:“阿耶答应了?孩儿给四哥备下这份大礼,为的是让他风光地度过二十四岁的生辰!”
李世民一脸疼爱地看着他,指着案几上摆着一盘成山的红枣道:“你说的我自然答应!哦,库里还有好几袋子延安县令送来的红枣。朕让人拿出一布袋给你,带回去慢慢吃!”
李治连忙摆摆手,机敏地说道:“阿耶,雉奴把案几盘子里的带走吃就可以了!阿耶如今身子孱弱,比雉奴更应该补补身子。”
见此,闻此,李世民欣慰地点了点头,心里感叹,仁孝善良、懂事聪颖又毫无贪念,这样好的孩子如何让朕不心疼他,不喜欢他呢?
这时,李治从羊毛垫子上站起身,绕过案几站在印花地毯上叠手道:“阿耶,孩儿还要去偏殿看望兕子,就不打搅阿耶休息了。”
“好吧,你去看看她吧!后日宴会散了后你来陪陪我。”
李治应了声“诺”之后,带着同来的长孙蔷儿一起出了甘露殿。
还未走到寝室,仅是刚踏入偏殿的双扇大门,刺鼻的药味,毫不客气地灌入他们的鼻腔里。长孙蔷儿忍不住捏着鼻子,拖着浓重的鼻音蹙眉道:“这是什么药啊,那么难闻。我们只是偶然一嗅,都恨不得把鼻子割掉。兕子却要整天地把这破东西往嘴里倒,太可怜了!”
李治叹了口气,满心的疼惜。他接过话来说道:“谁说不是呢?这孩子,虽说从小就体弱多病,但也未曾受过这份罪,唉!”
偏殿忙里忙外地为公主煎药的侍女、宦官们,听到有人在外殿说话,话音再熟悉不过了!这才意识到,晋王和长孙郎君来了!呼呼啦啦地一阵子,成群结队来到他们面前跪下行礼。为首的侍女叠手加额说道:“不知大王和郎君前来,有失远迎,还望大王宽赦恕罪。”
话落,她身后的一众侍女、宦官齐声道:“参见大王,见过郎君。”
李治温和地笑道:“都起来吧!尔等忙着照顾公主,伺候地这般细心周到,寡人还要赏赐你们呢,怎么会因为这点虚礼责怪尔等?”接着,他转身对长孙蔷儿说:“刚在陛下那里得来的枣子赏给他们!”
“谢大王赏赐,愿大王长乐无极,福泰安康!”
长孙蔷儿一面发着枣子,一面笑道:“这可是延安县令专门给陛下上供的红枣,陛下疼惜大王,故而赏赐给了大王。大王舍不得吃,说尔等伺候公主不论是功劳,还是苦劳都是该犒赏的。枣子是好东西!既补血益气又能养颜美容,女孩子吃了,脸色红润比擦胭脂还好呢!”
“啊,大王真是对我们太好了!”其中一个侍女感恩地说道。
“是啊,我们哪里再去找这般好的君上?”一个宦官说道。
长孙蔷儿强将手下无弱兵,平均每人都分得了十颗又红又大的枣子,不多不少。拿枣的侍女、宦官,对晋王李治打心底感恩戴德!
“公主的病可有好转?”李治问道。
“回禀大王,公主虽说是气疾,咳嗽,喘息费力也属正常。但公主整日里昏昏沉沉,浑身乏力,总也提不起精神来却不知为何。”
说这番话的,是安仁殿的领头侍女,也是贴身照顾李明达时间最长的一个仆人。对于李明达日常起居,生活习惯,性情、爱好,及各个方面都是非常了解的。自然也是对李明达这次的病情,病况,以及生病期间的一系列正常和非正常的反应,也十分关注。
她知道,气疾之中的气乃是中医术语。指脉气和营卫。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中是这样介绍气疾之症的:“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气疾”即上述系统紊乱引起的疾病,肝,脾病变引起的不适有时也归入气疾类。气疾最严重的时候,也只是喘息困难,胸闷气短。却不至于浑身乏力,头昏脑涨。
多年来,因李明达多病,李世民也是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作为与他们最为亲近的李治,自然时刻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与薄太医学了些医术,如此能在紧急关头帮助妹妹和父亲度过病魔的突然袭击。是以,对这位侍女所言,他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赞成其言。
李治敏感地问道:“公主生病期间,可有人来看望过?”
侍女点了下头说道:“回禀大王,来看望公主的人还不少呢!”
李治听到“人来的不少”一句后,心下不禁微微一怔,皱眉问道:“都有哪些人,他们都给公主送了些什么滋补之物,你可记清楚了?”
那侍女如数家珍地罗列着:“婢子记得很清楚!有碎玉殿的德妃阴氏,芳华殿的淑妃杨氏、却非殿的贤妃燕氏,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是随着杨淑妃一起过来的。他们有的,也只是来看看公主,并未带什么礼物。倒是杨淑妃和她的两个儿子,送了些曼陀罗花给公主,放在内殿的花瓶里。公主看着很是喜欢。大王,曼陀罗花…”
“曼陀罗花!”李治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句,俊朗的脸上好似罩上了千年不化的寒冰。他那双黑亮如星,深邃如井的眸子里,随之划过转瞬即逝的寒芒。沉思片刻之后,他冷冷说道:“曼陀罗虽有止咳平喘的药效,但其花却是诱惑性极强的花种,花色大起大落,艳丽无比易使人迷惑其色不加防范,继而沾染邪气,导致人精神萎靡不振…”
那婢女闻言,心中顿有所悟,回应道:“大王英明,公主特别喜欢此花。说闻着,她就不咳嗽气喘了。然这些日子来,闻此花香,殿中不只是公主,就连许多的婢女和内宦也变得萎靡不振,做起事也打不起精神。婢子只是粗通医理,半瓶子不满而已,并不知道此花会有什么不对。但,经大王这么一说,婢子茅塞顿开。”
“杨妃送来此花,说了些什么没有?”李治波澜不惊地问道。
婢女小心翼翼地说道:“回禀大王,杨淑妃只是来送花,说了句愿公主早日康复,就带着她两个儿子走了。大王,这杨淑妃很奇怪啊,一向不与正殿多来往的,而且婢子听宫里的老人说,她与皇后不合…”
“你的意思是说,她想用此花谋害公主,报复我死去的母亲?”李治的话听似疑问,却是十分肯定了那婢女未道出的揣测。他虽说地云淡风轻,然,不细心的人不会发现,他在说这番话时,广袖下的手已愤然地攥成了拳,捏地骨关节都泛起了白光。
“那,大王,婢子该如何处置此花?扔掉它吗?”婢女请示道。
“不能扔掉!你只需每日取少量放入公主的药中,让它起到正面作用就行!”言毕,李治瞬了一眼放在黑漆红边案几上白瓷花瓶。花瓶里,插着便是杨淑妃送来的那十几朵紫色艳丽的曼陀罗花。他定定地看着它们,若有所思…良久,他眯起眼眸道:“花瓶和花必须毁掉!”
侍女心有了悟地点了点头,应道:“诺,婢子明白了。”
李治亲切地拍了下她的肩膀,一语双关地笑着道:“好丫头,公主若有所好转,寡人定然不会亏待了你!现在就去做吧!”
侍女双手交叠,屈膝跪下给李治磕了个头道:“诺,婢子谢大王。”
第四十八章 厚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