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8章 喀什往事,代代相传[1/2页]

天山脚下石榴红 黄氏育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砚站在老茶馆门前,望着屋檐下新挂起的“喀什老街记忆展”横幅。
     展览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录音、每一件实物,都是他这半年多来奔走街头巷尾、翻箱倒柜、一次次登门拜访的结果。
     如今,它们终于被安放在了该有的位置上。
     茶馆内部已经布置妥当。
     木梁上悬挂着不同民族老人的照片,墙上挂着他们年轻时使用的农具、织机和铜壶。
     角落里设有一个小放映区,库尔班叔叔剪辑的纪录片《喀什的声音》正循环播放,画面中是那些年迈的面孔,在阳光下微笑着讲述过去的点点滴滴。
     阿依夏坐在展区一角,正在检查她设计的文创产品。
     一套以“石榴籽”为灵感的书签、明信片和纪念徽章整齐地陈列在玻璃柜中,每一枚都印有受访者们的语录和笑脸,像是把时光凝固成了可以触摸的记忆。
     “你看这个。”她拿起一枚徽章递给林砚,“上面写着‘亚克西,是你教赵师傅的第一句维吾尔语。”
     林砚接过徽章,嘴角微微扬起:“可他说得比我好。”
     “但你记得。”
     两人对视一笑,空气中仿佛多了些温暖的东西。
     外面传来了脚步声,马合木提扶着吐逊奶奶缓缓走进茶馆。
     老太太身穿一袭深蓝色艾德莱斯绸长裙,头戴绣花帽子,眼神明亮如星辰。
     她一边走,一边念叨着:“我这一辈子看过多少桥、听过多少歌啊……今天总算轮到我说说。”
     “奶奶,您坐这儿。”林砚连忙搬来椅子,请她坐在展区中央的主位上。
     赵师傅的儿子也来了,手里捧着父亲的遗物。
     他看着展厅内的一切,眼中闪烁着泪光。
     “林哥,我爸要是知道这些还能留下来,一定会很高兴。”
     林砚点头,没有说话。他知道,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随着人陆续到场,茶馆里热闹了起来。
     老人们相互问候,年轻人好奇地四处张望,孩子们则围着展柜指指点点,笑声像清晨的鸟鸣一样轻快。
     林砚走到放映区前,按下播放键。
     短片缓缓展开,黑白影像与彩色现实交织,老人的声音低沉却有力,诉说着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影片最后,镜头定格在吐逊奶奶的脸上。
     她闭着眼睛,轻声哼起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随着她的吟唱,画面渐渐切换至一群不同民族的老人合唱这首歌的画面,声音由弱渐强,穿透屏幕,直抵人心。
     整个展厅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沉浸在这段旋律中。
     那不只是音乐,更是一种连接——过去与现在、语言与语言、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林砚站在人群后方,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
     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值得的事。
     可他也清楚,这只是个开始。
     就在他准备走向台前讲话时,耳边忽然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马合木提悄悄走到他身边,压低声音说道:
     “林砚,我做了点小

第48章 喀什往事,代代相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