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这里成长,每一寸布料都浸透了我的汗水和心血。有人说我在造假,那我可以告诉你们——请看清楚,这就是我的人生。”
说着,她走进织机旁,熟练地开始操作。
手指翻飞之间,丝绸纹理逐渐浮现,动作行云流水。
几位见证她成长的老邻居也在镜头前一一讲述:
“我看着阿依夏从五岁就开始跟着她父亲学手艺。”
“她十岁就能独立织出一条完整的绸子,是我们老一辈都佩服的手艺人。”
“这孩子啊,从来不图名,只图把祖宗的东西传下去。”
视频上传后不久,评论区开始出现转变:
“原来她是这样成长起来的,难怪技艺这么精湛。”
“看了这段,我信了。”
“支持他们,不要让谣言毁掉真正的文化守护者。”
与此同时,乌拉音带着一群志愿者连夜翻找旧录像,终于在一盒积灰的磁带里找到了一段珍贵的画面:年幼的阿依夏坐在织机前,神情专注,手脚并用地完成了一条完整花纹的艾德莱斯绸。
剪辑成短片后,配文写着:“十年前的阿依夏,用稚嫩的双手,编织出了今天的故事。”
这条短片在社交平台疯传,舆论开始反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夜,茶馆内灯火通明,林砚与众人围坐一堂,气氛比前几日缓和了许多。
张莉传来消息,评审组已发布官方声明,表示将继续审核材料,并提醒公众理性看待信息。
“谢谢大家今天的努力。”林砚起身说道,语气平静却不失力量,“我们的故事才刚开始,争议不会少,但只要我们坚持真实,就不会被击垮。”
阿依夏坐在角落,静静望着他。
这个男人总是这样,不动声色地化解一场风暴,却又让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就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努尔江悄悄走到林砚身边,低声说:“林砚,能单独聊聊吗?有些事,我必须告诉你。”
林砚愣了一下,点点头,两人走出茶馆,来到小巷深处。
月光下,努尔江神色复杂,犹豫片刻后,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过去。
“这是我前几天收到的合同草稿。”他低声道,“来自赵明远的投资公司。”
林砚接过,眉头微皱。
“我没签。”努尔江抬起头,眼中有一丝愧疚,“但我确实……犹豫过。”
林砚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将文件收起。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他淡淡地说,“重要的是,你怎么走下去。”
努尔江点了点头,他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去,背影在小巷尽头渐渐模糊。
林砚独自站立片刻,脑海中迅速梳理着当前局势。
赵明远的介入不是偶然,背后或许牵涉更深层的利益博弈。
而真正让这场风波升级的,是有人暗中操控舆论、干预评审——那个人,极有可能就是艾尔肯。
第二天午后,林砚约见了艾尔肯。
地点是他熟悉的那家临街小茶馆。
艾尔肯走进来时,神色从容,仿佛昨晚的风波从未发生过。
他落座后端起茶杯轻啜一口,嘴角浮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林主任找我,有事?”
“开门见山吧。”林砚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你知道网上那些质疑声从哪来的,也知道是谁在评委圈做了手脚。”
艾尔肯眉梢一挑,笑容不变:“你有证据吗?别忘了,我们都是体制内的人,说话要讲分寸。”
林砚从包里抽出一张打印纸,轻轻推到对方面前。
喜欢。
第92章 风雨同舟,破谣而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