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4集:优化方案精心设计[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手里拿着一支记号笔,笔尖悬在空白的区域,像是在等一个合适的开场。
     会议室里比昨天安静了不少,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桌面,照得那杯花茶的水面微微泛光。茶已经凉了,但香气还在,像是谁把春天藏在了杯子里。
     “咱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把流程修修补补。”他转过身,看着阿芳和小李,“而是换个角度看问题。”
     “换个角度?”小李推了推眼镜,手里还拿着上一章整理到一半的表格。
     “对。”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客户体验雷达模型”七个字,“就像天气预报,靠雷达扫描云层,提前知道哪儿要下雨,哪儿会刮风。”
     “所以……我们要预测客户会不会生气?”阿芳笑着问。
     “差不多。”刘好仃点头,“但不只是预测情绪,还要识别服务盲区、文化差异、沟通节奏这些看不见的东西。”
     “这听起来……有点玄。”小李嘀咕。
     “不玄。”刘好仃拿起笔,在“雷达模型”下面画了个圈,“我们现在手里有客户反馈,有录音、邮件、聊天记录,这些就是数据。只要把这些数据分类整理,就能看出规律。”
     “那怎么分?”阿芳问。
     “三个维度。”刘好仃写下“地域、行业、使用频率”,“每个客户,都属于这三个坐标交汇的点。”
     小李皱眉,“听起来像是给客户画地图。”
     “对,就是画地图。”刘好仃笑了,“客户体验不是一条线,是一片海。我们要做的,是给这片海装上雷达,知道哪儿有暗礁,哪儿有风浪。”
     阿芳低头翻着手里的表格,“刘哥,我刚才整理的时候,发现一封来自南美的客户邮件,附了张手绘的服务流程图。”
     “手绘?”刘好仃来了兴趣。
     “对,画得还挺认真。”阿芳把电脑转过来,“他说‘如果你们能理解我们,我们会更愿意下单。”
     刘好仃接过鼠标,仔细看了那张图。线条虽然粗糙,但逻辑清晰,标注也详细。他在图上停留了几秒,然后在白板上写下一句话:
     “理解,是服务的第一步。”
     小李看着那句话,忽然觉得有点像广告词。
     “刘哥,”他问,“那我们怎么把这些数据变成策略?”
     “先整理。”刘好仃喝了口凉茶,“先把数据分类,统一格式,再找出高频问题。”
     “高频问题?”阿芳问。
     “比如,某个国家的客户普遍反映响应慢,某个行业的客户更在意技术细节。”刘好仃解释,“这些问题,就是我们雷达扫到的风暴点。”
     “那怎么处理这些风暴点?”小李继续问。
     “分层。”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服务分层策略”五个字,“不是所有客户都需要一样的服务节奏,也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立刻解决。”
     “分层?”阿芳皱眉,“这会不会让客户觉得被区别对待?”
     “关键不是分层,是匹配。”刘好仃顿了顿,“比如一个高频客户,我们可以安排专人对接;一个低频客户,用标准流程就够了。”
     “那怎么界定高频和低频?”小李问。
     “按订单数量、按服务请求频率、按合作年限。”刘好仃列出

第594集:优化方案精心设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