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3集:维护效果初步显现[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晨六点四十七分,车间的灯还没全亮,只有靠窗那排工位被晨光擦出一道金边。刘好仃蹲在打印机旁,手里捏着半块冷馒头——不是老张昨天掉地上的那块,是今早食堂新蒸的,但味道差不多,都带着点铁皮饭盒的烟火气。
     他把一张刚打出来的表格贴上白板,动作轻得像怕吵醒谁。红黄蓝三色便签纸整整齐齐贴成三角阵型,分别写着“德国样本×32”“沙特样本×19”“越南样本×47”。没人说话,连打印机都安静了三秒,仿佛也在等一个信号。
     阿芳第一个坐下,笔记本摊开,笔尖悬在空中:“开始?”
     小林点头,手指已经悬在键盘上:“三秒反问法待命中。”
     老张慢悠悠掏出老花镜,一边擦一边嘟囔:“沙特那帮人夸你,其实是想让你请客吃饭;德国人说‘还行,其实是想把你塞进碎玻璃回收机。”
     大家笑了,笑声不大,但够暖。
     这比五星好评还管用。
     分工明确:阿芳负责按情绪强度、诉求类型、文化语境三标签打分;小林继续执行“三秒反问法”,专挑那些夸得太整齐的好评下手;老张则翻着过往记录,一句一句核对:“沙特人说‘很棒,其实是想让你送点啥;德国人说‘可以改进,其实是想撕了你。”
     刘好仃没参与讨论,只把笔记本里那张“新鲜度”纸片夹在磁铁下,像立了个微型旗杆。阳光刚好照过来,纸片边缘微微翘起,像一只想飞又不敢飞的小蝴蝶。
     两小时后,阿芳突然“哎”了一声。
     不是惊叫,也不是感叹,就是那种——你发现邻居家猫连续三天出现在你阳台上的“哎”。
     “那只猫又来了。”她指着沙特区的一条视频反馈,“还是那只虎斑猫,这次它趴在包装盒上打盹,背景音有个小孩哼歌。”
     小林凑过去看,截图保存,发进群:“咱家猫粉上线了!”
     老张皱眉:“别闹,这数据要进月报。”但嘴角没绷住,泄了一点笑意出来。
     他们继续干活,没人觉得这事奇怪。
     毕竟,在这个厂里,一只猫比某些人类更懂什么叫“包装好不好用”。
     中午饭点前,初步结果出来了:
     德国满意度提升12%,主要来自“精准回应”——用户说“胶带太难撕”,客服回“已换成易撕线+小箭头标识”,附赠一句“下次寄样品给您试手感”。德国人回了个,没表情包,但胜在真诚。
     沙特情感认同最强,猫主子加分明显。一条视频里孩子抱着玻璃瓶说“爸爸说这是最好的包装”,老张回了一句“下次寄点小鱼干换秘方?”,对方秒回猫爪拍屏幕画面,配文:“成交!”
     越南虚假好评率从35%降到8%,全靠小林的“特产反问法”——五条高频夸赞回复“谢谢夸奖!下次带特产来坐坐?”后,四条再无动静,一条回了个问号表情,被果断归档为可疑账号。
     刘好仃把报告拍成PDF发

第623集:维护效果初步显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