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斜斜地切过调度室的玻璃幕墙,把主控台上的水杯照得像个小型棱镜,杯底那圈水渍在投影仪启动的瞬间微微反光,像一道沉没的潮痕。屏幕亮起,一行小字跳出来:“情感储备机制待确认。”刘好仃没点“执行”,而是把鼠标轻轻推到一边,像是把一句没说完的话搁在了桌角。
他从抽屉里翻出一沓打印纸,纸角有些卷,是过去七十二小时的回访日志。每一页都夹着便利贴,颜色不同,代表不同区域——日本是浅蓝,中东是琥珀黄,南美是草绿。他一张张翻,像在翻一本没人读过的日记。
“老陈,”他头也不抬,“我们感动了自己,还是改变了客户?”
老陈正端着咖啡杯路过,差点呛住:“这话您怎么还问我?”
“因为系统不会骗人,但人会骗自己。”刘好仃把卡洛斯的记录推过去,“三次回访,零投诉,零需求,零互动升级。按老标准,这是‘无效客户。可他合同续了,订单加了。问题来了——他图啥?”
老陈啜了口咖啡,盯着数据流:“可能……我们没吵着他?”
“不止。”刘好仃指了指时间轴,“他第一次没接,我们在他做饭时打的;第二次,我们改在孩子放学后;第三次,他主动说‘今天能说两分钟。这不是服务,是生活节奏对上了拍子。”
老陈沉默片刻,忽然调出后台情绪权重图:“南美区整体情感指数涨了18%,中东涨了23%。但最怪的是,有一条曲线,无事件触发,无系统响应,却突然跃升——我标了‘静默波动07。”
“查得到是谁吗?”
“秘鲁,玛利亚。那天她没接到电话,也没发消息,可第二天,她的情绪标签从‘谨慎跳到了‘松弛。”
刘好仃笑了:“她可能只是觉得,有人记得她。”
小林抱着平板进来,头发乱翘,显然刚从午休惊醒:“问卷发吗?日本客户最讨厌填表了。”
“不发。”刘好仃摇头,“我们不是做普查,是听心跳。”
他打开回访录音,选了九个样本,在第三次沟通末尾加了一句话:“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最近的服务,您会选什么?”——语气轻得像随口一问,不录屏,不计分,答不答都行。
结果回来时,像拆盲盒。
山田回了两个字:“安定。”干净利落,像他每次提交报告的格式。
阿卜杜拉写了一行阿拉伯文,翻译过来是:“如茶未凉。”
玛利亚录了段语音,背景有狗叫:“像邻居。不是那种点头就走的,是会帮你收快递的那种。”
小林读完,眼眶有点热:“我们……真的做到这种地步了?”
“不是我们。”刘好仃把三张纸打印出来,贴在调度台边缘,紧挨着那张“先听清,再开口”的旧便签,“是他们愿意说。沉默那么多年,突然肯给一个词,已经是种托付。”
老陈盯着“如茶未凉”那张纸,忽然问:“这算KPI吗?”
&
第701集:服务效果初显评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