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45集:国际客户需求洞察[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晨的厂区还没完全苏醒,叉车在空地上划出一道弧线,像在练习签名。刘好仃踩着水泥地的凉意走进办公楼,保温杯在手里转了半圈,杯盖发出轻微的“咔”声。昨晚他睡得不深,梦里全是不同口音的“Hello”“Hola”“?????”,一个接一个,像在排队等他回应。
     他没开灯,径直走到会议室门口,门牌上的漆有点剥落,“会议”两个字少了一撇,像被谁用指甲抠过。他推门进去,桌面上已经摆好了几份打印资料,最上面那张贴着便利贴,字迹歪歪扭扭:“刘工,客户分类初稿,请过目。”
     他笑了笑,把保温杯放在角落,像是给这个即将开始的早晨找个支点。
     九点整,人陆陆续续到了。客服小陈抱着笔记本,头发还湿着;外贸小林穿了件新衬衫,领口扣错了;物流的小王则一边啃包子一边翻文件,腮帮子鼓得像藏了颗核桃。
     “开始吧。”刘好仃没绕弯子,直接点开投影。
     屏幕上是一张世界地图,几十个红点密密麻麻分布在各大洲,像谁撒了一把辣椒粉。他拿起激光笔,光点在地图上跳了跳,落在巴西、德国、沙特几个区域。
     “咱们的玻璃,现在能铺满三个半足球场。”他语气轻松,像在聊天气,“可咱们知道,巴西客户早上几点喝第一杯咖啡吗?德国人喜欢用手机查物流,还是电脑?沙特的客户,是更在意包装的结实,还是打开时的仪式感?”
     小林咽下最后一口包子,举手:“我们……不是有客户反馈表吗?”
     “有。”刘好仃点头,“但那像体检报告——告诉你血压高,没说你为啥熬夜。”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随即有人笑出声。
     “所以今天,咱们不搞体检,搞‘家访。”他翻开资料,“分四组,每组负责一个区域,目标就一个:搞清楚客户真正想要什么,哪怕他们自己都没说清楚。”
     小陈皱眉:“可咱们现在服务也不差啊,清关快、发货稳,客户也没大规模投诉。”
     “是没投诉。”刘好仃不急,“可你有没有发现,最近续约的客户里,主动提‘合作愉快的越来越少?”
     他打开另一份表格,数据静静躺着:“上季度,有七个国家的客户在反馈里写了‘还可以‘没问题——听起来挺好,对吧?可‘还可以的意思,往往是‘也就这样。”
     小王停下咀嚼,包子在嘴里悬了片刻。
     “咱们不能满足于‘还可以。”刘好仃声音不高,却像敲了下钟,“我们要的是‘非你不可。”
     会议结束,各组领了任务。刘好仃没走,站在白板前,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出几个重点国家,又在旁边写下一串关键词:时差、语言、节日、气候、宗教习惯。
     下午两点,调研开始。
     客服组先翻老邮件,发现德国客户总在上午十点前发消息,而沙特的往往在傍晚才回复。小陈嘀咕:“他们是不是下午才上班?”
     查了资料才明白,那边午休长,工作节奏慢,傍晚才是沟通黄金期。
     外贸组联系翻译,试着用WhatsApp跟中东客户聊了几句,对方秒回:“你们终于换人了?上次我问防紫外线玻璃,客服回我‘这个要问生产,然后三天没音讯。”
     小林听得脸红,赶紧记下:“沟通断层,响应链太长。”
     物流组更惨,想了解南美客户对包装的偏好,结果对方用葡萄牙语发了一大段语音。小王点开翻译软件,屏幕跳出:“您的包裹像被猴子扔过一样。”
     “猴子?”他瞪大眼,“我们包装很结实啊!”
     后来才知道,对方是抱怨运输过程太颠,哪怕包装完好,客户也觉得“像被扔过”。
     第三天,各组汇总信息。
     会议室的白板快被写满了。一边是“德国客户希望物流更新精确到小时”,另一边是“印尼客户更信任电话沟通,不喜文字”;一边写着“法国设计师要求样品附材质故事卡”,另一边标着

第745集:国际客户需求洞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