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48集:客户社区建立实施[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好仃的手机在裤兜里震了第三下时,他正蹲在厂门口的花坛边,拿小铲子给一丛新栽的蓝雪花松土。手机屏朝上躺着,亮着两条新消息。第一条是小林发来的:“德国客户确认了,太阳能板供电数据可以加进报告,技术方案已出。”第二条来自小陈:“巴西那边说,‘诗光玻璃他们愿意先订五块做样板,但希望咱们能拍个概念视频。”
     他没急着回,而是把铲子往土里一插,站起身拍了拍手。掌心沾着泥,阳光晒得指节发烫。他抬头看了眼厂房屋顶的光伏板,心想:这厂子自己都快成“绿色样板”了,客户还嫌不够亮?
     回到办公室,他顺手把沾泥的铲子靠在门后,打开电脑调出客户列表。地图上那些闪烁的小点,像撒了一把芝麻在世界地图上。他盯着看了两分钟,忽然抓起笔,在便签纸上写下四个字:“建个群吧。”
     不是微信群那种“群”,是正经的、能发帖、能投票、能上传设计稿、还能让德国工程师和巴西建筑师隔空吵架的那种“社区”。
     他把小陈、小林、小王三人叫到会议室时,顺手带上了那盆办公室养了三年、半死不活的绿萝。往常开会,这盆绿萝都蜷在角落吸尘器旁边,今天却被他摆在了会议桌正中央。
     “咱们要搞个客户社区。”他说完,顺手给绿萝浇了点水,“它都快枯了,得换个环境。”
     小陈眨眨眼:“咱们这绿萝还能活?”
     “重点不是绿萝。”刘好仃敲了敲桌面,“是‘社区。客户提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野,光靠咱们一个个对接,迟早累趴。不如搭个平台,让他们自己聊起来。”
     小林皱眉:“可咱们没搞过这种平台啊。注册门槛怎么设?内容谁来管?万一客户在上面吵架怎么办?”
     小王也点头:“而且,谁愿意来?人家买块玻璃,还要进个‘玻璃爱好者俱乐部?”
     刘好仃笑了:“你们还记得上个月那个法国客户吗?他收到玻璃后,专门发了张照片,说‘这是我们的建筑,也是你们的用心。这种人,不会嫌麻烦,他会觉得——终于有人懂他了。”
     他打开投影,调出一份草图:社区首页分三块——“灵感集市”“技术角”“福利站”。“灵感集市”放客户自己设计的包装、创意应用;“技术角”由公司技术人员定期更新玻璃性能解析、安装建议;“福利站”则是积分兑换、限量新品优先体验。
     “咱们不卖课,不卖货,就卖‘被听见。”他说,“客户提个想法,哪怕荒唐,咱们也回一句‘有意思,能细说吗?他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个订单号,是个‘人。”
     小陈忽然举手:“那……能不能加个‘创意悬赏?比如客户提个新点子,咱们做成产品,给他署名,再分点收益?”
     “加。”刘好仃在白板上重重画了个勾,“就叫‘你的点子,我们的玻璃。”
     会开到一半,技术组的实习生小周溜进来,塞给他一张纸条:“服务器那边说,互动功能做不出来——用户发帖后,评论嵌套层级太多,页面会卡。”
     刘好仃看完,把纸条折成纸飞机,嗖地一下飞进垃圾桶。“告诉他们,先做‘一楼发言,二楼回复,别搞三层套娃。咱们不是要做知乎,是做‘玻璃茶话会,聊得起来就行。”
     散会后,团队分头行动。小陈带着设计组做社区UI,特意把主色调定成“玻璃蓝”——那种清晨阳光穿过玻璃时泛出的淡青色;小林和技术组攻坚互动系统,把“点赞”图标换成了一盏小灯,点一下,灯就亮;小王则开始拟第一封社区邀请函,开头写着:“亲爱的光之同行者……”
     三天后,平台内测上线。刘好仃用小号注册,ID叫“玻璃老刘”,发了第一帖:“各位,咱厂后院种了片蓝雪花,花开时像碎玻璃铺地。你们那儿,有啥和玻璃有关的风景?”
     底下零星冒了两条回复。一个是中东客户:“我们沙漠的黄昏,玻璃幕墙会把晚霞切成金色碎片。”另一个是日本客户:“我家窗上的霜花,每天都不一样。”
     他笑着截了图,发到团队群:“看,星星开始亮了。

第748集:客户社区建立实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