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明仁宗下旨对两京以贩卖为主的官私店一体征税!
洪熙年间,朝廷规定税款均须以钞缴纳,宣宗宣德四年,明宣宗继续加大力度收取“商税”,将该税推广全国各主要城镇。
除此之外,明宣宗降旨将税率增加五倍,规定凡以贩卖为主的蔬菜园。
无论是种植、转输、囤留,还是贩卖,一律征收此税。
万历二十六年以后,市肆门摊税在朝廷派出中官税使的情况下,开始无限扩大。
但因为后期地方官吏滥收,却又不上缴于朝廷,搞得百姓民不聊生,曾多次激起民变。
天启年间东林党徒称为“祸国殃民”的阉党执政时期,市肆门摊税收取的银两在逐年增多,各类早已失去效果的商税开始重新向朝廷提供钱财。
阉党下台之后,在人称“众正盈朝”的东林党执政前十六年,市肆门摊税虽然没被废止。
但却又恢复到收不上银两的情况,和塌房税一样根本指望不上,朝廷也是越来越穷……
直到朱由检穿越而来,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其它手段获取银两,不得不靠抄家杀头来求活。
然而有趣的是,传闻中越清正廉洁的东林党,家里财产往往都是越高……
正是这些清正廉洁大臣们家中的财产,让现在的朱由检磕磕绊绊撑到现在。
市肆门摊税的征收方法是由每个店铺按月向都税宣课司或税课司局缴纳,官府给予由帖,有司每月核查一次。
如发现有违期不纳或隐瞒不报者,依法治罪,并罚钞干贯。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的商业税课之外,朝廷还曾在酒醋、渔课、契税、牙税、过坝税、过桥税、车马税、香税等都征收加税。
所以朱由检认识到,现如今的问题不是朝廷有没有征收商税。
而是大明自开国以来,几乎历朝都在加大商税的力度!
但自从万历十五年之后,朝廷能拿到的钱却越来越少,直到现在一个几乎没有的地步……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商税根本收不到商户和地主的头上。
无论怎么开设,那些商人都有无数种方法躲避缴纳,并且在朝廷有自己人,又能避免受罚。
最终这些所谓“商税”,无一例外全都加征到了百姓头上……
历史上的朱由检虽然有所觉察,但终究因为手腕与性格等原因无法将心中想法付诸实现。
现在的朱由检并不会有这些思想束缚,与内阁商议了两天,早就对这时候商税的组成和财政根本症结有了清晰了解。
在朱由检的提醒下,兼任户部尚书的光时亨请辞。
由大奸臣阮大铖担任,并入阁!
毕竟眼下朱由检要把重心放在财政上面,那户部就是重中之中,不可能再让人兼任了。
第336章 阮大铖上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