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点,钱教授刚刚离开没多久,刘三顺他们刚刚吃完午饭,电视台的人忽然来了。
主办方的负责人介绍说,由于今天是展会闭幕,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要报道一下,因为刘三顺的展厅这几天一直比较火,人气足,前几天电视台的同志已经拍了不少素材,所以今天要给他们做一个专访,需要让刘三顺对着镜头说几句,讲一讲鱼皮画和鱼皮衣。
这一来,刘三顺倒有点紧张了,他虽然天天开直播,但是上电视还是头一遭,平常都是对着手机屏幕,这回对着的,却是电视台货真价实的摄像头了。
刘三顺整理了身上的衣服,他这次穿来的正是母亲给他做的那一件,站在摄像头前,刘三顺深深呼吸,透过摄像头,他仿佛看到了母亲在对着自己微笑。
“妈,儿子终究会成为您的骄傲,等这次回去了,我就去给您上坟,给我爸你俩多烧点纸钱,你们俩在那边好好过日子,儿子娶媳妇的时候,一定……”
刘三顺双手合十,嘴里叨叨咕咕,跟念经似的,郝大力听着不对劲,过来悄悄捅了捅他,说:“哥,看镜头看镜头,说点阳间的人话,这电视台录节目呢,你说上坟的事干啥玩意……”
刘三顺这才抬起头,再次深呼吸,对着镜头露出了灿烂又淳朴的笑容。
记者:“我们大家都知道,赫哲族是个喜欢鱼的民族,他们非常了解鱼的习性,不仅知道哪种鱼美味,也知道什么品种的鱼适合做衣服。那做为赫哲族民俗文化的代表者之一,您能给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鱼皮衣的制作工序和一些大致的分类么?”
刘三顺:“好的,在我们黑龙江的鱼,大概有七十多种,但是我们做鱼皮衣服只能用十来种鱼,得十来斤以上的那种大鱼去做。其中多是选用大马哈鱼的鱼皮制作而成,这种鱼有韧性,适合缝制衣服,而若想用鱼皮做成一件衣服,则需要用到五十条十斤以上的鱼。工序其实还挺复杂的,我们通常先将鱼皮剥下,晾晒阴干,再用熟鱼皮的木棰在槌床上反复捶打,一直捶至鱼皮*为止,然后再把四角不整齐的地方切去,就可以备用了。再就是制作鱼皮线,我们是在鱼皮上面抹一层鱼肝油,使鱼皮潮湿后卷起来,用小木板紧紧捺住,用快刀切成细线,线的一头要细一些,以便穿针,再将其用野花染成各种颜色,就可以根据生活的需要,裁剪、缝制各种衣服了。
至于种类,例如胖头鱼、狗鱼、捣子鱼的皮,是做鱼皮线和裤子的材料;大玛哈鱼、细鳞、哲罗、鲤鱼等可做手套;槐头鱼皮较大,适合做套裤、口袋以及绑腿、鞋帮等。除鳇鱼皮制品结实耐用能防浸水膨胀腐烂、适合夏天穿着外,其他鱼皮制品均为冬季不下水时穿用。”
记者:“冬天的时候穿鱼皮衣,会不会冷呢,它的保暖性怎么样?”
刘三顺:“鱼皮衣轻便保暖防潮耐磨,这是公认的。特别是在东北零下三十度的冬季,也不会硬化结冰。过去赫哲族人民都是渔猎生活,到冬天上山打猎的时候穿上狍皮衣狍皮裤子,里头穿上鱼皮衣服,一米深的雪我们躺在那里头一宿睡到天亮,早上起来满脸都是汗。”
第164章 最后一天的采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