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段仿佛置身地狱的岁月。
先是军阀混战,后又有日本鬼子入侵,在我们祖先的这片土地上烧杀掳掠。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数不清的生命在战火中消逝,还有更多的生命被迫颠沛流离。
人命在战争年代就如草芥,而女人的命很多时候连草芥都不如。有些逃难的家庭只顾得上年幼的儿子,而丢下女儿任其自生自灭。若是幸运,能捡回一条命,他日兴许还有团圆的机会,若不幸死了,那也就是命。
被妙玉庵收留的女孩子,要么是父母双亡的孤儿,要么是被家人丢掉的弃儿。不过双十年华的妙玉师太,一下子就成了大姐姐、妈妈、师傅。她是如何把那些女孩护住,又是怎样把她们养活,如今已经没人能说得清了,大概是有神佛的护佑吧。
等到新中国成立,老百姓的日子又有了盼头。当年被妙玉庵收留的几个女孩子,转眼间也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她们虽然一直生活在妙玉庵里,却不是出家人,心中的红尘根未曾斩断。
最后留在妙玉师太身边的只剩下两个女孩,一个是李富贵的妈妈,另一个是李妈妈的师姐,法号无尘。李妈妈原本也有法号“静虚”,只是还俗后再没有提起。
妙玉庵收留的一众女孩子当中,唯有静虚师太和无尘师太真正拜了妙玉师太为师,跟着修佛。当其他的女孩子陆续找了人家,妙玉师太也告诉两位弟子,她们仍有选择。
静虚师太和无尘师太都选择了她们早就选择好的道路。
可天意难测,人意更难违。
妙玉师太在大饥荒中圆寂了。
静虚师太和无尘师太商量之后,决定由身为师姐的无尘师太来继承妙玉师太的衣钵,成为妙玉庵新的住持。
而身为师妹的静虚师太则还俗,要找一户人家把自己嫁了。她当时考虑的条件只有一个,必须是李家村的人,因为她要给师姐留一口吃的。
静虚师太找到的男人就是李富贵的父亲,自那之后,李家村多了个李二嫂,妙玉庵少了一个静虚师太。李富贵出生之后,只记得娘亲常常带自己去妙玉庵烧香,却不知道那位总慈爱地看着自己微笑的师太,自己或者应该叫她一声“大姨”。
饥荒很快过去,妙玉庵的香火却始终没有旺盛起来。那是另一段让人唏嘘的岁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都希望自己的心思能够散发光芒。很多年轻人像是变了一个人,他们的父母不认识他们了,与日夜相处的伙伴之间也彼此陌生了,他们看什么都不顺眼,什么都想要摧毁。有人往村里的宗祠扔了一块石头,于是更多的人扔石头,然后就有人开始拆宗祠的大门,扯下屋檐下的灯笼,用长竹竿捅破瓦片……祖先的灵位散落在满是瓦砾的地上,有老人痛心疾首地呼喊,却盖不过年轻人的叫骂声、嬉笑声。
几十个年轻人拿着竹竿、锄头、长棍等物件,像一支小型的队伍,又像一股小型的洪流,从李家村涌出,涌向妙玉庵。他们把无尘师太从静室里拖出来丢在地上,在妙玉庵的门前堆满了柴火,把庵里长明灯的灯油洒在了四周,然后点燃了。
通天的火光让天上的太阳失色,年轻人们的笑声让世界失语。他们得意地欣赏了一会自己的杰作,高兴地喧闹着冲向别的地方。他们看不见,被他们遗弃在原地的无尘师太正站起身,一步一步走进了已经是一片火海的妙玉庵。
那场大火烧得很旺,烧了很久,漫山遍野都是香烛的味道。奇怪的是,无论火势多大,风往何处吹,那火总不会脱离妙玉庵。直到天上响起了惊雷,雨落如倾盆,妙玉庵只剩下一片焦痕,有碎瓦,有焦黑的木椽,却哪里还能看见无尘师太的舍利?
……
“我不知道你奶奶的家在哪,她从来不提。小时候我没意识到,长大了又
第39章 一座庵里两代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