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贵主动留李彩燕在家吃午饭,这种事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要换作以往,李彩燕一定会又惊又喜,但这次她很平静地婉拒了。
她从口袋里掏出了几个红包,把两个放在李富贵面前。“叔,您别介意。”
李富贵皱了皱眉,最终还是没有拒绝。“谢谢。”
李彩燕微微一笑,这是她来到之后第一次流露出笑容。她又分别拿了两个红包给李爱国和李建业。“代我转交给娃娃们,希望他们健健康康。”
李建业说:“一起吃午饭吧,吃完你自己给他们。”
李彩燕说:“谢谢二哥,我还得回去准备年夜饭,要是回去迟了惹人笑话。”
李建业还想说什么,旁边的李爱国伸手把红包接过来。“谢谢。”他说。
李彩燕微笑着轻轻一点头,之后也不再说话,转身离开。李富贵父子三人面面相觑,因为这样的李彩燕实在太陌生了。
“燕子。”李富贵突然喊道。
李彩燕回转身来,她脸上的神情看着好像很开心,似乎这一声“燕子”太动听了。“叔,您有什么事?”
“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需要我们帮忙就说出来,不用担心,我……我们也没有那么不近人情。”最后的“不近人情”几个字,李富贵说得有些泄气。这些年来,李彩燕的名声越来越坏,他实在没给过李彩燕好脸色。
“没事,叔,就是过年了来看看大家。”李彩燕微笑道。
“没事就好。你爸妈都走了,你姐妹……你姐姐又嫁去了外地,要是有什么事,这里就是你的娘家。”
李彩燕向着李富贵微微躬身。“谢谢叔。我走了。”
李建业看着李彩燕离去的背影,右手拿着红包在左手上拍了拍,神色复杂。他看了看李富贵,又看着李爱国,问道:“这算怎么回事?”
张舒梦从屋里出来,听见了李建业的问话,反问道:“什么怎么回事?”
李建业把手上的红包递过去。“彩燕刚来了,给爸妈和几个小娃拿了红包。”
张舒梦诧异地问:“她?她这回又想做什么?”
“问题就在这里,”李建业说,“她要是提了要求,那还好理解。偏偏她什么都没提,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爸留她吃午饭,她很客气的拒绝了。”
“最近半年很少再听到她的风言风语倒是真的,自从她去了庆春园,好像就没听过她的事了。”张舒梦边说边把红包拆开了。“哇哦,她这次可真是破费了。”她把红包里的钱拉出来半截,向几人晃了晃。
李建业说:“那是给孩子的,你怎么拆了?”
张舒梦把红包重新封好。她对李富贵说道:“爸,吃午饭了。吃早上剩的粥,妈说,您要是不乐意吃,就空着肚子等下午的年夜饭。”
李富贵站起身往屋里走,边走边说道:“乐意,哪一年不乐意。”
李家村的年夜饭吃得很早,下午四点左右便会开席,所以午饭都吃得很随便。有些人家起得晚,早餐吃得迟,直接就略过午饭了。
吃过午饭,李爱国和李建业开始张罗着贴年红。年红又叫春联或对联,其特点就是红,红色的纸张红色的画,等到家家户户贴完之后,一眼望去一片红,要的就是日子红红火火的好兆头。
春联又有区分。贴在大门门楣横梁处的叫横批,必与一副“框对”相搭。在多数时候,人们所说春联即指横批与框对。此外还有挥春,贴在门框的上框居中位置,大门可贴三到五张,其他房间可贴可不贴,要贴就只贴居中一张。门心则贴在门板的上半居中位置,最常见的门心就是“福”字和门神了。
李建业把旧的春联一一取下,卷成团拿去烧了。李爱国在新的春联背面抹上浆糊,交给李建业去贴。李丝言学着李富贵的样子,背着双手,仰着头念那些春联。念了一会儿她就不念了。
李丝言问李富贵:“阿公,这和去年的没什么不同呀,为什么要重新贴?”
春联上写的都是些吉祥如意的话,不仅仅年年相同,且家家户户都没两样。
李富贵说:“这叫‘辞旧迎新,旧的当然要换新的。”
李丝言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可这也不新呀,都是去年的词。”
李富贵说:“词是去年的,但春联是今年的。”
第87章 新纸旧词写年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