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太平书院的开山大典让赵太炎的声望陡增,陕西的少年们在赵太炎少年红日说和沁园春的鼓励下纷纷奔赴太平书院,要做书院的学生。
赵太炎也不负众望的在太平书院一连待了半个月,半个月来与学生们同吃同住,是彻底栓住了学子们的心。
当朝廷圣旨下达,赵太炎即将离开太平书院回京的时候,太平书院哭声一片。
赵太炎为泾原路复出良多,走时也难免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前来传旨的是与赵太炎有些交情的李邦彦,李邦彦因为攀上了蔡京而变得大红大紫起来,现在已经是四品的中书舍人。
此次也是主动请缨来传旨,顺道也来看看自己所收的义子李珙怎么样了。
李邦彦看着赵太炎有些不舍,笑道:“慕甫,百川东到海,何时也没有西归呀!如今西贼已经派出使者俯首称臣,连童太尉也已经回京,你恐怕是一时没有机会再回到泾原路了!”
赵太炎呵呵一笑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西贼一时是臣服了,不过只要有机会,恐怕还会东山再起。
希望陕西诸路不能因为西贼的暂时求和就有了忘战之心,否则国必亡也!”
李邦彦向来以浪子自居,对军国之事不是很在乎,闻言道:“慕甫太过危言耸听了吧?如今大宋四面平和,别看着辽国陈兵雄州为西贼讲和。
其实我看辽国已是外强中干,根本不敢与我大宋动手。听说辽国东北的女真正在作乱,前不久领军击败了辽国大将萧嗣先,并且马踏宁江州。
萧嗣先的近万大军为女直数千一鼓而定,仅以身免。而因为萧嗣先是萧奉先的哥哥,萧奉先不过是劝天祚帝言东征溃败之军带罪逃亡,所到之处便四处抢劫,如果不赦免他们,恐怕会结伙为盗,成为祸患。
如此诡诈之言,天祚帝竟从之。萧嗣先到宫中等候处罚判罪,近万大军的覆没只不过免去官职而已。如此赏罚不公,依我看来,辽国不过如此!”
李邦彦自信满满的说着辽国不过如此,岂不知大宋亦是如此。宋人就是这么可笑,明明知晓辽国的弱点,却不知辽国的弊病在大宋同样根深蒂固。
赵太炎问道:“听说现在朝中又起了复燕之议,而且赵良嗣已经与女直联系上并签订了海上之盟?”
说起赵良嗣,李邦彦竟有些羡慕,“如今这个南来子颇受官家恩宠,如今迁直龙图阁,提点万寿观并加右文殿修撰。
前些日子武义大夫马政,平海军指挥使马扩带着赵良嗣接近女直,说起来那女直酋首还问起你的近况呢!
经过商谈之后,我们大宋与女直约定,女直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析津府,辽亡后,宋将原给辽之岁币转纳于女直,女直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归我大宋!”
赵太炎耻笑道:“官家为了收复燕云之地是什么都能豁出去呀!”
李邦彦吓了一跳,道:“禁言呀慕甫!如今官家就是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谁反对都没有用。
老公相权倾天下,不过是因为说了宋辽百年和好就被官家申伤了一顿
第三百五十五章回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