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三十三章改革开放[1/2页]

客宋 纸上谈八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燕地汉人在唐末五代时期与少数民族长期相处,其后又在辽朝统治下生活了近二百年,他们的民族性格和生活习俗已经发生了很深的“胡化”,从而和中原汉族产生了巨大差别。
      徽宗和童贯曾经以为燕地汉人箪壶瓢浆迎接王师到来不过是赵良嗣的一面之词。
      辽朝用科举、任官和婚姻来使燕地汉人忠于自己,但是又不信任大多数“非我族类”的燕云汉人。若不是燕地汉人出了一个韩德让,那么燕地汉人的地位会更低。
      大宋出于对“胡化”汉人的歧视,在言语之上常常将燕地汉人指为“番”、“虏”,站在道德高地俯视着汉人中的异类。
      金国则在重用部分辽朝汉臣的同时,在政治上将幽云汉人列于女真人、渤海人和契丹人等民族之后,排斥于统治阶层之外。
      所以燕云汉人不仅在民族认同上日显孤立,且在政治态度上也没有固定的倾向。
      而是以利益为中心,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是以想要实现对燕云之地的有效统治,除却自己的强大军事实力直接形成威慑之外,还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全面改变。
      有了曾曾仇豫等同年以及太平书院出身的进士做主官,有亲兵在县一级做佐贰官,再加上以各地豪强之子为质,赵太炎可以基本上实现对燕山府路的统治。
      有了这基本的统治,赵太炎才有信心将自己的改革推行下去。
      赵太炎首先动的就是赋税制度,只有重新分配土地,实现一条鞭法和官绅一体纳粮,才能收取更好的实现税收。
      燕山府的田地多为豪强所占,而豪强在战争中死伤颇多,这也给重新清丈分配土地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为了贯彻自己的改革,赵太炎特意将府州县的主官全部召回了燕山府。
      看着已经成熟的同年和太平书院非常面熟的进士们,赵太炎心中升起了万丈豪情,长笑一声道:“诸君,久违了!”
      曾曾等人纷纷笑道:“下官等拜见太保大人!”
      作为文官系统,曾曾等认同的还是赵太炎当朝一品太保的地位,对渤海郡王之位没有武将们看的那么重。
      赵太炎热情的拥抱了诸位同年,随后拍着王翼等人的胸脯道:“不错不错,都成进士了!”
      王翼有些孺慕有些崇拜的看着赵太炎道:“都是拜院长所赐,学生等感激不尽!”
      赵太炎叹道:“任职燕山外有强敌威胁,内有乱民为祸,真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王翼正色道:“为万世开太平乃是太平书院的最高理想,也是学生等的最高理想。
      为了万世太平,我等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将这燕山化外之地重新建成中原屏障!”
      赵太炎刚想赞许王翼几句,只见王翼年轻的脸上有些调皮的道:“岳鹏举和李福长做梦都想来燕山府路和院长并肩作战,可惜院长硬是将他们留在了河北路。
      之前来的路上我们还碰到了他们俩,知道我们来燕山府路,他们的眼珠子

第四百三十三章改革开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