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今天没出去玩?”
“玩啥呢,才睡起来。今天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开门的是老三乔建军,比陈征大一岁,个子只有一米六八。长得白白净净.浓眉大眼。穿着一件上面印着白国歌星杰瑞格头像的白色汗衫,露出结实的肌肉。
“咋了,有啥事?”
大姐陈淑娟从沙发上起来,顺手在茶几下方拿出一瓶雪碧递给弟弟。
“大嫂,你说这话就不对了,陈征刚来屁股还没坐热呢?你就问东问西的!”
乔建军人聪明,能说会道是个人物。
陈征将自己卖鸡蛋的事情讲了一遍,并且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陈征观察了许久,大胡子兄弟在惠民市场卖鸡蛋极有可能垄断了市场。
担心卖鸡蛋时有人来捣乱,为了以防万一。
“没事,这一片的闲皮(混混)我都认识,没人敢捣乱。”
乔建军话说的非常霸气,表情也极为自得,陈征也就放心了。
陈征回到大寨村,有些傻眼,场面太火爆了。
村里的老太太.小媳妇排着队,手里提着盆盆罐罐。赵学民声音都喊沙哑了,右手上的汗巾不停的擦着头上的汗水。
“别着急,鸡蛋收够了,不能再收了。再要卖的,我可是丑话说到前面,一元六个,小的一元八个。”
“哎!她四婶,都怪你墨迹,你看掉价了!”
“哎呀,三姐,你这话说的,我还要怨你呢,你看你那三寸金莲,路都走不稳,我路上还不是为了照顾你。”
“赵老二家的,怎么说翻脸就不认账了呢?”
一时间排队的妇女们吵吵闹闹好不热闹。
“别吵了,要不是看在乡亲的份上,我都不收了。鸡蛋放我家坏了我找谁要钱去。”
赵学民在村里颇有威信,也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他这样呐喊排队的人都规规矩矩的没了声响。毕竟家里鸡蛋攒的多了,谁家不坏几个。
“小征啊!今天收的有些多,这还是二舅特意控制呢。你看这些鸡蛋个头都不小。”
赵学民将记账本递给外甥,顺便挤挤眼。陈征知道在收鸡蛋的时候,二舅耍了心眼。都收的是新鲜的大鸡蛋。
陈征心里是满满的感动。二舅对自家的子女可没有这么好的耐心,从来都没给过好脸色。何况为了陈征的事,有可能还要得罪村里乡亲。
“二舅,等卖了鸡蛋我再把钱还给您。”
“你这娃,跟舅客气啥?”
赵学民双手插在腰间,大眼瞪着小眼。
“小征,这个你拿着。”
二舅妈董秀芳将一个黑色的有二十公分宽的挎包,递给了陈征。包里面有赵学民在乡镇大合作社兑换的一百块零钱。
呼噜呼噜……
关中人喜好面食,陈征风卷残云式的将一老碗棍棍面吸得一点不剩。
“二舅,我下午得跑好几趟趟,我妈还在那边收鸡蛋呢。”
“不用,我让你柱子哥到他舅家借三轮车去了。咱俩先去薛村接你妈。”
二人正在商量,赵玉琴手里拿着凉扇子进了院子。
“二哥,麻烦你跟嫂子了。在薛村收了五百多斤鸡蛋,太多了。这不建设跟建党给送过来了。”
陈征看着母亲单薄而瘦小身体,以及脸上浓浓的担忧,心里难受。
赵学民到门口却没见建设和建党两兄弟。只有赵柱子骑在三轮车上。弟兄俩听说二哥在家,一溜烟都跑了。
“这俩活宝,都到家门口了,也不进来坐一会。”
赵学民朝着村口瞅瞅,显然心里很不满意。
“二哥,还不是你把这俩打怕了。”
赵玉琴眼神偷偷瞄着赵学民,担心二哥生气。
“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这俩货到现在还记恨着。”
赵学民一边将三轮车上竹筐里的鸡蛋归拢,一边嘴里念念有词。
一切准备妥当,赵学民又嘱咐了几句。大手一挥,让陈征骑着自行车,柱子骑着三轮车直奔渭滨市。
“大妹,小征今年变化挺大的,感觉懂事多了。你一向要强,家里有难事跟二哥说,不能把自己撑坏了……”
赵学民皱着眉头劝慰着赵玉琴,眼瞅着赵玉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急忙捂住嘴,莽莽大汉有些手足无措。
“大妹,你别这样,怪二哥嘴长……”
“二哥,我知道你为我好,可是我总不能一辈子靠你吧!你看大哥一家对我的态度,我心里难受啊……”
赵玉琴看着隔壁大哥赵学勤家的大门,痛苦的摇摇头。
且说赵柱子跟陈征弟兄两个一路有说有笑的闲聊着。
“柱子哥,听二舅说让你今年冬天去南疆当兵。”
“哎!哥念书不行,你二舅又说我整天跟个门神一样碍眼,就准备把我发配边疆去当兵。”
赵柱子一边卖力的骑着三轮车,一边憨厚的给陈征聊着自己在家里的糗事。黝黑的脸庞不时的露出一口白牙。
赵柱长得人高马大,黑的跟碳块似的,颇有其父赵学民几分威势。考高中五六门课合起来只得了一百来分。
“柱子哥,咱俩换换,你也累了。其实当兵也挺好的,可以保家
第4章 隔墙有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