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十六,太极拳之十字手、单鞭(二)[1/2页]

内家拳演义 传统太极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么什么是神抽合?
      形意拳以心行气的方式是心意抽合,即以心力将周身各部位抽合出压缩旋转之意,以达到心与意合而生成气的能量。形意拳只需要抽合出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即可,就可以使得身体获得上行的上下贯通之力的技击能量和力量,然后将这个周身整体能量发出体外就是技击力量。即内家拳以心行气的方式中,最基本的心意抽合就能够生成形意拳巨大的能量蓄发。
      但是太极拳与形意拳是不同的,太极拳不但需要用心力抽合出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意,以生成内外合一之周身能量,并且太极拳还需要将心意合一生成的能量维持在体内运行,此时只有心意合一是不够的。
      形意拳能够生成一气之起落,起,即为心力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力下行脚蹬地,以使身体获得上行上下贯通之力;落,即为将上下贯通之力从体内发出。
      而太极拳要求的能量蓄发是一气之循环起落。这一气之循环起落与一气之起落的差别就在于这个“落”上。形意拳的一气之落,为“整体降落”,即将一气之起(即上下贯通之力)的能量一下子“囫囵吞枣”地下行到脚发出就完事。
      而太极拳的一气之落,是需要将上下贯通之力再抽合回心脏与心力合一,再加入到下一次的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之中。如此,这太极拳的以心行气,就要比形意拳的心意合一加入一个阴阳转换,这个加入的阴阳转换就在百会与心脏之间生成的心神能量气圈。这个气圈的范围就是心脏、夹脊、玉枕、百会、印堂、玄鹰、喉头、心脏。这个心神能量气圈将上行上下贯通之力在百会生成神的能量之后,再将神的能量抽合回心脏,时神力与心力合一后下行,再加入到连绵不绝的周身能量蓄发之中。即此心神能量气圈的能量运行在维持着太极拳周身能量连绵不绝的上下运行。故太极拳将这个以心行气的方式称之为心神抽合。在心神抽合中,能够抽合能量运行的就不单是心力的心抽合,还有神力和神意的神抽合。神力,即神的能量,与心力一样;神意,就是玉枕、百会、印堂部位生成的压缩旋转之意。
      心神气圈一旦生成,它就控制了高于心脏部位的能量运行,即如果胳膊位置高于心脏,则胳膊就受百会部位的神力和神意控制。而这个十字手的位置在低于心脏部位时是受心力抽合控制的,但如果十字手的位置抬高到心脏部位以上,则受神抽合控制了;如果一手高于心脏部位一手低于心脏部位,则低于心脏部位的手受心力抽合控制,高于心脏部位之手受神抽合控制。
      这个心力与神力共同抽合身体的过程,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习练到一定层次以后则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这种感觉和感知。所以在习练阶段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拼命地去追求神力抽合。
      这百会的旋转本身就是很难习练出来的,百会旋转到极致就是泥丸旋转,泥丸会动了人的天眼就会打开,大脑会直接与外界能量、相信交流,达到先知先觉的程度。当然这些我还没有习练出来,只是听师父、前辈们说的。那孙禄堂先生所说的李洛能、杨露禅、武禹襄、董海川四位前辈大师能够达到先知先觉的程度,我辈人等岂能与之相提并论,恐怕这个技艺已经失传了!
      其实神抽合也是由心抽合发起的,是依附于心抽合的。但是在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层次时,就是将心力练虚,而将神意练实,这神意

十六,太极拳之十字手、单鞭(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