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晚饭,大家都搬着凳子坐到外面院子桂花树下面乘凉以及看看月亮,拉家常。
“小五要是夫子那里考上了,家里还有点余钱,能交上束?。就先去学堂,山货暂时先不忙买,晚一点,屯多一点一起卖才能有价格。要是真能找到像夏夏说松茸,能卖出去那是最好不过得了。”老杨头当家几十载,只要在一起总是习惯性的安排着。
盼夏性子活泼,总是坐不住的。看了一会儿月亮,听着拉了会家常就没劲儿了。正好这时候赵氏带着春桃把月饼切了端了过来,放在石桌上让大家吃,应应景。盼夏第一次吃到古代的月饼,皮有点厚,也是有馅儿的,有点像五仁月饼,又不全像。吃起来没有特别甜,但也挺好吃的!这月饼算是盼夏到了古代后吃到的第一份点心,所以吃的也是很高兴和满足。
一般吃饱喝足,又是放松状态后就想睡觉。几个娃子吃了月饼就开始犯困了,大人看这样子,也都起身回屋。“好了,都早点睡吧,明天事情不少呢”赵氏对大家说道。
过了中秋,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大家精神头都不错。都早早的起来吃了饭一起朝山上走去。近点的松塔和核桃这些已经不多了。但远一点的基本上还没有打,主要是一般人不敢走太远,这大山里,可是有不少大型动物的。杨家一起出来人多,所以走远一点也不怕。
走了大概两刻钟,找到一处地势比较平坦,周围有不少的松树和核桃树。还没有人打过,就停下来了。“今天就打这里吧,像昨天那样分配的来。不过孩子他娘,你们仨也不要走太远,就在这附近先找,有事喊一声我们也能听到。”杨家昌嘱咐着要去找松茸的三个人。孙氏点点头,表示知道。
这边杨家昌兄弟就往树上爬,开始打松塔,留杨初霁和杨熙冬在下面捡。另一边盼夏带着孙氏两妯娌开始找松茸。
“夏夏,你先找一下,我们俩看看是什么样的。然后对比着找。”二婶朱氏说道
盼夏点点头,然后走到一棵松树下面,在松树根周围仔细的翻着松针。啧,还别说,运气不错,一来就找到一个才刚刚冒出一点点的,不仔细还真找不到。只见盼夏小心的把周围的松针刨开,然后拿着专门让老杨头做的木刀小心翼翼的把泥土刨开,一直往下刨出有七八寸的样子,到了根部才慢慢的把它弄出来。然后再用一些土和松针盖住被挖的地方。挺有成就感,拿起来就给两妯娌看。还边说:“松茸一般都分布在松树根周围,娘,你们闻闻,是不是有一股味道,有点淡淡的腥味,不过整体是很清晰的味道。就像雨后泥土和青草的混合味道?”她俩仔细问了问,然后点头。盼夏继续:“一般来说,有松茸的地方,会隆起一个土包,把松毛拨开,就会有松茸。松茸大部分在地下,小部分冒出来,冒出来的盖帽颜色和较深,挖的时候要慢慢挖到根部,不要破坏完整性。运气好的话,还能找到松茸窝,一窝多的也有十来个呢。娘,现在你们不熟悉,等熟悉了就靠气味你们都能找到呢。对了,挖了后,你们再用土和松针盖住,明年还会长出来的。”两人点头。盼夏把一些注意细节跟两人说了,看他们都明白了就开始各自开始寻找。最开始很慢,生怕错过了,找到了又怕不对,挖的时候不熟悉,总怕破坏松茸完整。就慢慢的挖,或者让盼夏再帮忙看看对不对。磕磕碰碰小半个时辰,两人都是细致活的好手。很快就找到技巧熟悉起来。速度也快了不少。到最后,盼夏都赶不及他们的速度。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年代大家不知道这个松茸没人挖过,还是真的在这个时代,空气什么都没有被污染过,松茸还是很多,不像现在,找点松茸特别困难。
一上午过去,两个大人的背篓都装满了,起码有40斤,盼夏是个小背篓,也是装满了的。看着时辰快到午时了,娘三就慢慢回去和爷们儿们汇合回家。打松塔这边,收获也很是不错,杨初霁和杨熙冬两个在下面捡顺便轮着往家里背,一人背了两趟,这次回家四个人有一大背篓外加两个大布口袋两口袋。
汇合后,两妯娌接过杨初霁两兄弟的背篓,和他们换着背。就开始慢慢往回走。
到家,赵氏也刚好把午时做好。看他们回来,赶忙把饭菜端上桌,准备吃饭。
 
第8章 新鲜美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