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这边大致都说得差不多了。这才开始进入主题。规划前面都说好了,但是现在还是要落实一下。
“爷爷,今天卖松茸时,齐掌柜说了,让我们全力挖,每天有多少他都吃下,客似云来不止镇上有,全国有几十家,每天早上一早客似云来来拉货,除了留下自己需要的,其余全部要送往省城,再由省城分发至各地。
所以,光靠我们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发动村子里的人来挖了。而且我们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也能腾出手来。
待会儿让村长过来吃午食,把事情跟他说一下,让他去组织。今天还买了些海货,待会儿我来说,阿娘,你来做。都尝尝味道。
阿爹待会儿拿上一封点心,去跟村长说一声,就说来吃午食,有事情商量。不要多说。
二婶,你待会儿就提上一斤肉和一封点心家去,跟朱爷爷他们说,如果午食后村里让去祠堂议事,让他们也去,不过不要问,听着就好。让他们晚上来家吃晚食。
二哥,午食后,你也提上一封点心和一斤肉,去一趟外祖家。接上外公外婆舅舅他们来家里吃晚食。”众人点头。
“爷爷,中午吃饭的时候,你问问村长村里有没有地,咱还是要买些地才行。买地的事情尽量低调一点。爷爷觉得呢?”
“地是要买,咱老百姓,地才是根本。有地在手,天灾人祸也不会那么慌。知秋如果到时候能中了秀才,也会免除一部分税收。这两天我也在琢磨这事儿。打算商量一下的。那中午我就跟村长唠唠。”
盼夏点点头。看时辰也不早了,就要开始准备午食了。待会儿要请村长,所以大家也不耽搁,各自快速忙活起来。
杨阿爹也赶忙提上一封点心先去村长家,毕竟时辰不早了,再晚点去,人家都煮了饭了也不好说。朱氏也是,先去趟娘家,回来好帮着忙活。
杨阿爹到了一处坐落在村中央的宅子,宅子布局和老杨头家差不多。不过要宽一些,屋子也要多几间,虽然房顶盖着的是青瓦,但是,墙壁也是差不多是土墙。只是要新一些,看起来更加结实一点。
村长家的房子在村里都算上好的了,可以想象,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有多艰难。
虽然院门没关,但是杨阿爹也没有直接进去,还是喊了一声:“村长叔在家吗?”
正在灶房的忙活的村长的老婆子,钱氏。听到声音,边出来看边回道:“谁啊,院门没关,直接进来吧。”
杨阿爹推门进院,钱婆子也出来了,还没等杨阿爹说话就说:“是家昌啊,快进来坐。老头子在屋里躺着休息呢。”
“钱婶,不用麻烦了,我就是过来找一下村长说些事情的。”顺便便把手里的点心拿给钱婆子。
“你这孩子,来就来,拿什么东西过来,家里不过日子了。”推辞着便不要,不过最终还是拗不过杨阿爹接下了。还说,以后来可不兴这样的,不然我可不欢迎你来了。说着还故意虎着一张脸。
这边村长已经听到外面的声音了,便已经出来堂屋了,看着外面道:“是杨家老大啊,进来吧,外面日头晒人着哩!有啥事儿进屋坐着说。”
“村长叔,我就不坐了,家里事情多着哩!我过来就是跟你说一下,午食请您到家去吃,咱有事跟您说。正事,也是好事儿。午食好了我来接您家去哈!”说完便走,都不等村长多问两句。
刚刚走到院坝中间,这方钱婆子追了出来道:“家昌,你急啥,等会儿。”
说着便追了过来,手里还提了个篮子,里面装了半篮子干豆角递给了杨家昌,家里也没啥,也能当个菜。杨阿爹也不推辞,接了过来。说了句,婶子客气了,便转身走了。
看着杨阿爹出了门,钱婆子才转身进屋,和村长说道:
“老杨头家最近不知怎么了,最近看他们家里人都是喜气洋洋的。对了,刚刚过来,杨家小子拿了一封糕点呢,就是镇上最好吃的那家,听说一封要几百文呢。
对了,杨家小子过来干啥?咋没说几句就走了?”钱婆子一边说又一边问到自家老头子。
“说是有事情商量,让我过去吃饭。说是好事情。”村长一边回答一边一脸思索。
&nb
第25章 商量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