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章 夜幕下的哈尔滨[2/2页]

白山黑水 梦醒浮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书》,第二天在工人中秘密散发。后来,宣传材料越来越多,抄写不过来,李维民便自己动手制作一台油印机,解决了宣传材料多抄写不过来的矛盾。
      1932年春,满洲省委调张玉珩去磐石中心县委工作。李维民接替老张的职务,任中共吉林支部书记。老张临行前向李维民交待了工作任务:继续搞好抗日宣传;在工人、学生中发展党团员,扩大党团组织;派人组织伪军反正,发展抗日武装。李维民不惧艰险,认真地去完成各项任务,使上述工作有了很大进展。这年秋天,省委派杨靖宇去磐石、海龙巡视工作,路经吉林时会见了李维民,听取他对吉林党的工作的汇报。杨靖宇根据吉林的形势,给省委写一份报告,建议省委批准吉林建立特别支部,由省委直接领导,并派李维民将报告直接送给省委。李维民去哈尔滨将信交给省委,省委秘书长老罗将他留下参加三天训练班,之后转告李维民说,省委同意了杨靖宇的建议,将吉林支部改为吉林特别支部,由李维民任书记,受省委直接领导。从此,吉林特支在满洲省委直接领导下加强了群众工作,吉林的学生运动,特别是吉海铁路的工人斗争,得到了迅速发展。
      1933年4月,吉林特支选送一些进步青年参加抗日游击队。李维民还亲自送一名北大学生到磐石玻璃河套根据地参加革命,在磐、伊交界处一个山村,李维民见到了杨靖宇。杨靖宇交代给他三项任务:一是秘密搜集敌人军事情报,传递给游击队;二是为游击队购买急需的作战物资和药品,派工人、学生代表慰问游击队;三是继续向游击队输送革命青年。李维民回吉后,及时募捐筹款,购买了日用品及药品,派特支委员带领工人、学生代表去磐石玻璃河套慰问游击队。
      这期间,满洲省委巡视员张弓多次来吉视察指导工作。5月初,冯仲云来吉传达中央“一·二六”指示信。根据省委指示,吉林特支积极准备5月份纪念国耻日的活动,决定5月6日晚7时,党、团员和积极分子统一行动,在全市贴标语,撒传单,进行抗日宣传。由于吉林一中学生,特支委员金景被捕叛变,致使许多党团员和积极分子被捕,吉林党团组织遭到彻底破坏。
      5月7日早晨,李维民得知金景被捕的消息,立即烧毁了文件掩藏了油印机,通知李世超等党的负责人转移,然后到西关姨娘家中隐蔽,观察动静。当天上午日本宪兵队到李维民家搜查,没有抓到李维民,便毒打了他的母亲,踢死了他6岁的儿子。两天后,日寇搜扑越来越紧,形势迫使李维民不得不离开吉林。在吉海铁路地下党员董国璋的资助下,李维民化装成铁路工人,从黄旗屯车站上车,到达沈阳,后又北上哈尔滨。李维民在哈尔滨得到工大学生,原吉林文光中学同学、共青团员关世琨(关锡庚)的帮助,通过地下党员孙保忠联系,同满洲省委秘书长老罗接上关系。省委分配李维民做秘密印刷发行工作。为了便于掩护,经组织同意,李维民把原在吉林女师读书,参加过革命活动的秦淑云调来组成“家庭”,住在道里商铺街21号。李维民化名张守仁,秦淑云化名张淑贞,以兄妹相称,以补课升学为掩护,进行秘密印刷发行传递工作。后又搬到道里端街,对外以“夫妻”相称,李维民的职业是家庭教师,秦淑云是打字学校学生,很好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1934年春,省委派李维民负责党的交通局工作,以加强省委同党中央和各抗日根据地的通讯联系。李维民深感责任重大,工作更加勤奋精细,多次完成给游击队运送物资的任务。一次,省委急于想了解汤原县委和汤北游击队的情况,李维民便派经验丰富的交通员李升,不顾生命危险完成往汤原的送信任务,又机警地把汤原县委书记、游击队长夏云阶带进哈尔滨向省委汇报工作。
      1934年冬,因叛徒告密,满洲省委机关暴露,许多同志不能继续留哈工作。省委便派李维民去汤原负责反日会工作,并参加县委。1936年春,李维民回哈向省委汇报工作,因情况发生变化找不到省委秘书长李世超,同组织失掉联系,不得不经大连转赴北平寻找党的组织。
      电视剧和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主角中王一民就是以他为的原型,是我党地下工作战线的重要干部。后来的省委秘书长李世超就是他1932年介绍入党的。
      33年5月,吉林特支书记李世超也来到哈尔滨。原来5月7日,吉林市全市戒严,吉林团特支书记金景、一中学生郭峰,之前一天被捕,金景叛变,吉林地下组织遭到破坏,李世超得到李维民的通知,马上通知转移没被捕的同志,并安顿好转移同志家属;找到吉海铁路列车长董国璋,让他派铁路上的同志去给玻璃河套的老万头送信,让他火速通知杨靖宇和游击队,因为叛徒还不知道铁路小组。然后与省委派来吉林巡视工作的张弓前往哈尔滨向中共满洲省委报告情况,经组织决定他留哈工作,参与编辑《抗日民众报》。

第49章 夜幕下的哈尔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