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章 组建制造工坊[1/2页]

明藩 爱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君瀚洗漱完毕,回到厅堂时,萧月娘已为他装好了米饭。
      望着桌上的大鱼大肉,朱君瀚哭笑不得。这时候的平常人家里那是吃大米饭的,和中午晚上并无区别。
      “月娘,以后这早餐弄些粥饼,炒几个小菜就可以了,不用弄得如此丰盛。”
      “早上不吃好,哪有力气干活,郎君事情多,费脑子比用力气累哩。”萧月娘说着给他夹了块肉。
      朱君瀚叹了口气,也只能由着她了。
      “幻彩呢?怎么不见了他?”朱君瀚注意到朱幻彩不在。
      “去后院给朱寿哥送早饭去了。”萧月娘说着又给朱君瀚夹了块肉,然后又问道:“朱寿哥怎么了?我听说他病了。”
      “嗯,昨天忙坏了!”朱君瀚端起饭碗。
      后院的罩房里,朱寿正大口吃着饭,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
      “嗯!好吃,可饿死我了!”
      “朱寿哥,你慢点!”朱幻彩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劝说道。
      “好些了吗?”朱君瀚忽然进了来。
      他不放心朱寿,匆匆吃过早饭丢下萧月娘过了来。
      “没事!我能有什么事?大王你看我这胃口,能吃下一头牛!”朱寿对朱君瀚的到来一点儿也不意外,只顾低头端着海碗吃饭。
      “嗯,确实恢复的不错!在养一天吧,以防万一。”朱君瀚说道。
      朱寿虽然已经没有大碍,但脸色依旧苍白。
      王府大堂,朱君瀚正一脸惊讶的看着陈柏贤。
      自从今早朱贵将他抓回来,到现在还是一言不发,只是微笑。
      婚宴的时候陈柏贤也在,他是第一时间知道计划失败的,当婚宴迟迟不开席,他就知道坏事了。
      等散席后去找李福春,那挨千刀的早就背着包袱溜之大吉了!
      “陈柏贤,我自问待你不薄,你恩将仇报?”
      “你别以为不说话事情就可以过去。”
      “你府里的管家早就将你们如何勾结妄图下毒谋害的事情招供!”
      朱君瀚冷笑一声,见陈柏贤还是不说话,说道:“你也无需开口了,就这样吧!”
      问什么呢?朱君瀚自己也不知道,明明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了,却非要把人抓过来问话。
      “恩将仇报?呸!你一个逆贼,我不过是虚与委蛇,寻找机会将功赎罪报效皇恩!”陈柏贤说着朝北方拱了拱手。
      “哦?”朱君瀚怒极反笑:“那你来告诉我!这琼州的百姓我鱼肉了没有!我坐琼州以来,百姓生活好起来没有!”
      “强盗!你巧取豪夺士绅豪强之财分与贱民,这算得什么政绩!滑天下之大稽!”陈柏贤冷笑一声,不屑一顾。
      朱君瀚没有想到陈柏贤竟酸腐至此!当下也不想再和他辩论,他嘿嘿一笑道:“我本来想杀了你,现在我决定不杀了。”
      朱君瀚就是要留着他,让他看着这大明是怎样在朱由检手上完蛋的,也要让他看看朱由检完蛋后他的同类们究竟干了哪些好事。
      “哼!”陈柏贤冷哼一声,一脸准备慷慨就义的模样:“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绝不与贼子妥协!”
      “将他给我赶出琼州!”朱君瀚指着陈柏贤对一个侍卫说道。
      真是岂有此理!看着陈柏贤被押解出去,朱君瀚哑然一笑。
      鉴于发生了陈柏贤这种事,朱君瀚发现自己在情报方面实在是太弱了。
      “让邓保先进来吧!”朱君瀚的声音在大堂内传了出来
      邓保先一大早就被叫到了吴王府,正忐忑不安的等在门外。一听朱君瀚的声音传来,低头整理了一下着装,走了进去。
      “大王!”邓保先行了个军礼。
      朱君瀚背着手站在窗前,没来由的问了一句:“邓营长,琼州的流氓地痞,你认识得多吗?”
      邓保先一愣,然后慌忙答道:“大王!属下牢记大王教诲,三项纪律八项注意属下倒背如流!”
      朱君瀚笑了,这个邓保先!估计是会错了意了。
      “我的意思是说,认识的流氓地痞多,打听消息的门道才多!我想让你去专职打探消息。任何消息!”朱君瀚过身来盯着邓保先说道。
      锦衣卫!听到这话,邓保先的脑子里立刻飘出三个字。
      他忍住内心狂喜,跪倒在地:“属下愿为大王效死”
      担着锦衣卫差事的,哪个不是皇帝心腹?朱君瀚让邓保先去做,他怎么能够不高兴?
      “死不死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们最近差点都一起去见了那阎王老爷!”朱君瀚接着又把朱寿中毒的事如此这般告诉了他。
      “大王为何不杀了他以儆效尤?”邓保先问道。
      “那我还找你来干嘛?”朱君瀚瞥了他一眼。
      “属下明白!这种事以后绝对不会再有!”
      邓保先撂下狠话,兴冲冲的出了吴王府,招揽人手去了。
      自从朱君瀚放出琼州分田分地的消息后,高雷廉地区也偶尔会有那没了活路的人家前来,但都不多。
      但今天的海口浦却来了史无前例的最大一群。
      一群人簇拥着朱君瀚,看着码头上的几艘大海船上走下的人群,个个满脸兴奋。
      看来杨一生的办法比自己的管用多了。
      人群乌泱泱的占满了码头,他们衣衫褴褛,拖家带口,扶老携幼,背负行囊踏上这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码头人声鼎沸,布政司在此处分设的衙门前人山人海,都在等着登记造册后领取安置银两和分配房屋土地。
      “不要挤!每个人都有份!登记完的每人到我这里领取三两银子!稍后会有人将你们带往各地安置!”
      “差爷,真有房子分吗?”
      “去!琼州不兴叫差爷,叫公务员!为公家办事的,懂吗?”
      房子,那肯定是没得分,只是朱君瀚按照沙边村军营的办法,在各个安置地集中建造的房屋,用来给这些外乡人落脚的,最多只能住半年,半年以后他们就要自己选地建造房屋。
      “这批人都是哪儿来的?我听他们口音也不像是两广的。”朱君瀚问道。
      “听说都是从山东来的!”廖永生回答道。
      “山东?”朱君瀚喃喃道,旋即好像想起了什么,惊讶道:“走海路过来的?”一开始他还以为这海船不过就是在来往琼州海峡两岸的摆渡船。
      “说是从胶州登船,一路沿海岸驶来的。”廖永生说道。
      胶州登船到琼州半旬可至。明朝虽说海禁,但这对那些专做海商的家族来说,就是一纸空文。沿海地区从来就没有缺少过富可敌国的海商。
      近的琼州文昌刘家,海康邓家。远的有大名鼎鼎的郑家和松江黄家。
      “这些人都是谁弄来的?带他来见我。”朱君瀚说道。
      一个公务员听到后,匆忙离去。
      不一会,一个四十多岁儒生模样的人被带了过来。
      朱君瀚好奇的打量着他,说道:“这些人是你弄过来的?”他有些不相信,毕竟这个人看起来就不像是个商人。
      “这些人都是乞讨到我家,我把它们集中起来的,殿下可能不知道,这么许多人,我只用了三天就聚起来了。”那人说道,脸上不带任何表情,但说出来的话却让朱君瀚无比震惊。
      都知道明末的百姓惨,尤其是北方的百姓,但朱君瀚从来没有亲眼看过。
      “三天就聚了这么多人?这得有七八百人吧!”廖永生惊讶道。
      “殿下,山东现在乞讨的都是成群结队的,来了一个,就等于来了一群。”那人叹了一口气。
      “我听说殿下这里只要灾民过来就给饭吃给田种,于是就把他们送了过来。也算是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了!”他又叹了一口气,眼里看着乌泱泱的人群露出无奈的眼神。
      朱君瀚皱眉道:“你的意思是你根本不知道这灾民能卖钱?”
      他按杨一生的办法,将一户灾民的价格订在一两,又按路途远近给予灾民路上伙食费用。这消息已经传了出去,高雷廉地区也已经有人为此得了不少银两。
      “钱不钱的我不知道,只是有三个孩童饿得实在走不动了倒在门口,贱内好心给了些剩饭,这门口的灾民就一天多过一天。我实在不忍,就用船将他们运来殿下这里。”那人说道。
      看来这消息短时间内还没有传到灾区。
      “先生忧国忧民,想来也曾为官一方?”朱君瀚问道。
      这人口口声声为朝廷分忧,浑身上下又有一股威严应该是错不了。
      “曾在陕西为官,闯贼来后就一直待在家中等待朝廷安排。”
      那人随后又岔开话题道:“殿下此举仁厚!我回去定会为殿下奔走相告。”说完拱了拱手,径直离去。
      “朝廷还是有好官啊!”朱君瀚叹道。
      这人明明知道朱君瀚造反,却仍然会为了百姓放下原则,只为这些灾民能够死得少一些,活下去的多一些。
      “你们看,乱世人命如草芥啊!这些都还只是在一个大户人家门口的。都去忙吧,好好安排这些人!”朱君瀚说完,带着朱幻彩转身离去。
      山东能走海路来琼州?这事朱君瀚算是上了心了。
      山东都能走,那去江南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
      是时候去江南赚一些银子回来了。琼州的库房跑老鼠已经很久了。
      现在摊子这么大,学堂,军队,官员俸禄这些都是钱。而且现在逃来琼州的人日渐增多,这笔开销更大。
      于是这天,朱君瀚找来了刘功商量。
      刘功现在人手比以前充裕得多了,很多事情已经不需要在自己去亲力亲为。<

第17章 组建制造工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