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元春却摆手让她坐下,也不提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四周看了看,“收拾的倒也干净,可见是个可靠的,家中还不算完全败落。这些年亏得你提供粮种,助我们屯兵,才有了今日。
如今皇上登了基,当年谋反之名可平。父亲他们也将回金陵。荣国府我会让人收拾出来,只是今日你们却还不能搬回。
兰儿如今已经十六,说起来也是不小了。又一路追随着皇上,也在战场上又些许功勋。就是封个品级略低的将军也不为过。
只是毕竟还算年幼,想要复我们荣国府往日荣光只怕不能服众。因此皇上要他明年秋闱重新下场,只等贾兰日后高中,才好重赐荣国府。”
李纨不在乎什么恢复不恢复往日荣光,只是有些好奇元春如今是怎样安顿?
这话却不好问出口。元春也不答,自行离去。
这一年春节,初一是皇上登基以来的第一个春节。
自古以来,皇权如何变更,都是侯门之事,与平民百姓无关。可如今这个皇上,几年以来,凡是经过的地方哪怕是灾区,只要他到,也都能长出比别处多得多的粮草来。
百姓安居乐业,一时奉为美谈。
大年初一,普天同庆。
这一日皇上立后。听说是当年皇上在北方打羌人时救下的女子,一直带在身边。此人出身低微,因此最是怜贫惜弱,皇上又见她与贾家故交之女长相相似。因此想到平民百姓与公侯贵户之家子女也有相似,境遇却大不相同。
因此特意赐她与自己同姓,立为皇后,以此警醒自己勤政爱民。
李纨知道,这人就是改换了名姓的元春。心中鼓掌,论起编故事,果然谁都编不过皇家。
同年,贾兰下场考中秀才。十七岁的秀才并不少见,也不能称为年少有才。可巧,因新帝登基,打破三年一次的秋闱,多加了一场。因此贾兰同年中举榜首,获得解元。
次年三月,贡院春闱,再获会元,一时名声大噪。
四月殿试,皇上亲自
第122章 封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