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香秀也去她婆婆家做被了,他婆家昨天来接人还问我,是做六床被还是八床被,我才不管呢,爱买几床几床,又不是我去过日子。要我说啊,都是浪费,总共就俩人,再添上两孩子,四床被不够盖的?以后孩子多了,那都多少年之后了,时兴啥还不知道,现买现做不赶趟吗?还是咱家绣儿有成算,你看,买四床,刚刚好够用的。”
大伯娘三婶还有妯娌们都来家帮忙做被,大伯的嘴就没停下过,看林绣买了四床被的料,她家姑娘就得六床八床,还是去县里买的,说县里花样子多。
衣服料子也是,她家买得多好多好的,话里话外的,林绣土,没见识,不会挑。
像是林绣省着花是犯了啥大罪过似的。
“要么说还得是咱老宋家人呢,大伙听听我家老太太这算计的。她闺女结婚,彩礼得可劲儿的要,东西买得越多越好,一把把婆家掏空了都搬宋家来才好呢。娶媳妇的时候,到是反过来,彩礼能出八块不给十块,东西最好全是嫁妆,陪送越多越好。都成你们老宋家的了。”
这是宋家大嫂,大伯娘的大儿媳妇,李平。
开玩笑似的怼完了婆婆哈哈的笑,大家也都跟着笑。
李红霞也在呢,她跟李平都是本村李家的姑娘,堂姐妹。“三姐说的是,大伯娘要不这么精神,你能嫁过来?”
“那是,我不图别的,咱老宋家人,就是会过日子。绣儿,等结婚你就知道了,放心吧,只有占便宜,没有吃亏的。”
嗯,你这么说了,我姑且就这么听着吧。
“他大嫂,李伟不是也报名考试了吗?考得咋样啊?”
有人就在一边打岔。
大嫂活儿也不做了,腰挺起来,“说是都答上了。分没出来咱也不知道能上哪。也是他命不好,本来都拿到推荐上大学的名额了,这又恢复高考了。好在他这些当代课老师,书本没扔下,要不多可惜的。我娘在家把行李都给他做好了呢。”
“别管咋上的,能考上就行。念完了一样当干部。以后当了大干部,手里漏下的,你这当姐的都吃用不尽了。”
这话说得大嫂嘴角强忍着都落不下来,“哎呀,咱也不指着那么些。就寻思着等我家孩子长大了,投靠他们舅舅能找个好工作,也能挣上工资就谢天谢地了。”
“那就不错了。对了,红兵不是也考了?他婶子,红兵考咋样啊?”
被问到的牛红兵的娘,腼腆的笑,“俺家那个死倔,三杠子打不出个屁,我们也没问。回来都找家栋上粮库扛大包去了。”
哦,那就是自己知道没考好,抓紧时间挣钱去了呗。
“咱村子里这一茬孩子,老五、家栋和红兵他们仨最好,小时候一条裤子仨人穿,就家栋一个没上学。前儿我还寻思着,老五和红兵都考上大学上班去了,把家栋落下了呢。”
大伯娘又有话说了。
林绣从她们这些闲谈里提取信息。
第23章 你且说着,我且听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