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荣带着同村的几个小子赶回山上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没办法,县城离这确实太远了,而且路也不好走。
若不是怕家里人担心,且刚得来的消息实在太要紧,他们也不会摸着黑赶路。
刚上山,叶向荣几人就见着全村人都在村门口举着火把迎他们。
有眼尖的小娃儿隔着老远看到他们的马车,当即拍着手喊“回来啦,回来啦”。
刚下马车,就被拉去屋里坐下。几个婶子麻利的端来一直在灶上温着的窝窝头和热粥,这是下午从镇上刚买回来的粮食给做的,配上小咸菜吃,香着呢。
叶向荣他们回来的急,一路都没来得及用饭,怕吃饭耽搁了时间。这会儿几人肚里早就唱响了空城计,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一手抓起一个夹了小咸菜的黍米窝窝头,另一手端着温热的粥。大口嚼着窝窝头的时候,再送一口粥下去,饥饿难耐的胃腹立马得到了抚慰,不再闹腾。
几口吃完饭,叶向荣缓了缓就对围着的村里人说,“大伙儿都听说了吧,原来的皇帝被人给抢了位置,如今新来的这位,鼓励咱们还乡呐。我们几个人特地去了趟县城府衙,我亲眼见那告示上写着,返乡的难民可以免除五年田税,三年徭役呢。”
叶向荣停下喝了口水,一旁的族长惊疑地问:“那告示上头,真说了可以免税免徭役?那咱们的田产啥的还都留着还给咱们?”
叶向荣立刻回答:“是啊,咱们还可以去这儿的府衙出一份文书做路引,回去的路上就能凭这文书领官府的救济粮吃咧。等回去了咱们补办户籍也得凭借这文书,到时候拿去县里找官老爷核对无误后,咱们就不用做流民了。”
村里的人听完,简直想现在就去给新皇帝老爷叩头谢恩了。这是甚么天大的好事啊,竟能一路顺当的回老家,这新皇帝怪道能得人心,果然是个好的。
族长更是老泪纵横,不知从哪儿掏出了祖宗的牌位,抱着牌位就开始哭:“回去好啊,咱终于能回去了,我还以为我这把老骨头要死在外头当个异乡鬼呢,没想到竟还能葬回祖坟里,我没啥遗憾了。”
族长这边带头一哭,村里的妇人们也忍不住了,想着自己逃荒以来的遭遇,背过身子就开始抹眼泪,汉子们红了眼眶不做声。剩下几个小娃娃见大人都哭了,心里不安,也跟着哇哇哭起来。
一时间,满屋子的男女老少那真的是只能用一句“男默女泪”来形容了。
要说最想哭也最应该哭的,就该是叶梓他们一家。好端端的从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来到这贫穷落后的古代,啥都没弄清楚,睁开眼睛就稀里糊涂被迫跟着一块儿逃荒。
这一路上可真的是把他们三人几辈子的苦头都吃尽了。
以前叶梓以为高考那会儿是人生最苦的时候,现在她才晓得,跟这古代的日子一比,奋战书山题海的学生生活简直爽的美滋滋,至少不用担心没命不是。
第39章 回去还是留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