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孩子们在干啥,张静不知道,此时的她,已经进城了。
头一次来,得瞅瞅。
结果,张静发现,这小说把城里描写的挺美好。
石板街道,砖瓦房子,大红灯笼,偶尔还有二层小楼。
给人的感觉就是,城里人有钱,和他们乡下不是一个档次。
明明他们村子就住在城边,进城不过半个时辰的脚程。
“娘,咱们去哪里卖卤蛋?”二河媳妇问。
她其实根本没进过城,昨个还是跟着苏二河来的。
“你们昨个在哪喝的酒?”
这话一出,二河媳妇心里咯噔一下,娘不是要找过去吧?
想想娘以前的作风,动不动就带苏彩霞找上门的。
现在后悔了,想把耳环拿回来,换她抵酒,也不是不无可能。
脸色顿时差的要命,就差在脸上写着,别拿我去抵酒了。
张静甚是无语,她这还什么都没说呢,能别吓成这样么?能别胡思乱想么?
“不拿你抵酒,我是想去问问,他们要不要咱家的卤蛋。”
二百个卤蛋,给家里人留了几个,再给苏老太爷家拿了几个,毕竟人家帮了忙,人情还是要做的。
剩下一百八十七个。
第一次卖,怎么说也挺多的,万一卖不掉呢?
所以,张静想来想去,不如先去酒馆问问看。
卤蛋是很好的下酒菜,五个拼一盘,好看又好吃。
昨个,人家虽然是找过来要酒钱了,但听那话,就感觉掌柜的挺仁义。
没打人,也没扣下孩子。
所以,张静首先就想到他们了,或者这样仁义的掌柜,愿意听她说卖卤蛋。
若是别的店,搞不好有那见人下菜碟的,一看她这穷嗖嗖的样,就轰她出来了。
二河媳妇一听,顿时松了口气,只要不去换她就好。
“那我带娘去。”
二河媳妇不熟悉路,七拐八拐的才到。
两个人一个推的板车,一个扶着上面的大蒸锅,生怕里面的蛋破掉。
因此从来到现在,比自己走来,多费了半个多时辰。
好歹是到了。
酒馆的门也开了,这里不像现代,有些店要下午才开门。
本身就没啥灯火,基本都是全天。
昨个去要账的小二刚好从里面出来,看见了她们。
“咦,你们……怎么过来了!”
看了看,后面没有苏二河,也没有两个孩子,这是干嘛来了?
“小兄弟,我们今个来,没别的意思,这不是昨个我儿子喝酒把家底给喝没了么,一大家子得过活,我这就弄点吃的,出来摆摊了。”
那小二看了看,又把张静可怜了一把,这可真是不容易啊,就因为有个喝大酒的儿子,一把年纪了,还得出来摆摊赚钱。
“那你们可真不容易,打算上哪摆摊啊?”
“我们是要去柳条路那边。”
那边有个小吃一条街,吃喝玩乐的,城里人消遣的地方。
虽说是农忙时节,城里人可不忙,所以那条街还是很热闹。
那里的吃食很有名,别看是在街上,不少富家公子哥都愿意消费。
据说茶叶蛋一天就卖好几百个,张婆子以前去买过,还得排队的。
“我们做的是卤蛋,特别适合当下酒菜,所以过来问问你们,要不要留一些,价格不贵,就两文钱一个,你们拼上一盘,咋也能卖个二十文。”
酒馆么?或者饭馆,茶馆什么的……
第24章 做买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