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章 刘公岛[1/2页]

我是光绪的替身 佛祖降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公岛,是山东省威海市的海上天然屏障,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威海湾湾口,岛面积3.15平方公里,岛岸线长14.95公里,在国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现在则是作为北洋水师的母港,港内停泊着北洋水师所有的主力舰只。
      铁码头是北洋海军舰艇的停泊之所,由道员龚照?主持设计建造,1891年竣工。铁码头墩桩用厚铁板钉成方柱,径四、五尺,长五、六丈,中间灌入水泥,凝结如石,直入海底,涨潮时可停靠万吨轮船。吴大佛便是在铁码头下的船,驻足观看了一会儿定远、镇远的威武雄姿之后,便被引导往山上炮台去。
      翻译龙文向吴大佛介绍道:“刘公岛上有炮台6座,分别位于黄岛、麻井子、旗顶山、迎门洞、东泓、南嘴,与南北两岸炮台遥相呼应,均由德国人汉纳根设计。除炮台外,还建有与之配套的地下通道、兵舍、弹药库等,并相互贯通。炮台使用花岗岩砌筑、水泥灌浆,施工严谨,造型巧妙,坚固实用。”吴大佛第一次参观军事基地,只见其工程规模之浩大,结构之复杂,令人赞叹。
      之后龙文又带吴大佛参观了威海水师学堂。学堂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总办由提督丁汝昌兼领。1889年冬,从上海、福建、广东等地招收学生36名,另有10名学生附学,共46名。1890年5月,海军学校开始授课,课程设有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等,并配有敏捷、康济、威远、海镜四艘练船,供教学用。水师学堂已开办四年,第一届30名驾驶生业已毕业。
      在从水师学堂往北洋海军提督署的路上,吴大佛见路上有不少百姓往来,便问:“这里是军事重地,没有戒严吗?怎么这么多百姓?”
      龙文说:“以前水师各战舰都是分散部署,现在水师所有的战舰都集中在一起,岛上的物资就不够用了,所以临时征集了很多民夫来运送物资。”
      吴大佛边走边看,由于道路狭窄,他们这一群人走在路中间的时候,便有不少往来的民夫让到路旁,鞠躬让路。吴大佛看见身边有个人突然抬头看了自己一眼,又马上低下头去,不由得有了好奇,他说:“这位朋友,对我很好奇吗?”
      那人没有抬头,低头说:“大人安康,小的不敢。”
      吴大佛心中一动,思索了一番,又观察了他一下,对龙文说:“能不能请这位兄弟在一个地方等我一下,我有些事想跟他聊聊。”
      龙文说:“吴参谋这是?”
      吴大佛说:“找个僻静的地方就行。”
      龙文会意,于是嘱咐身边的三个官兵带了那人离开。
      走远了之后,龙文问:“吴参谋,他有问题吗?”
      吴大佛说:“我不能确定。眼下大战在即,日本势必会派遣间谍刺探情报。刘公岛又允许了这么多民夫上岛,对于日本间谍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刚才我们走了这么远的路,一路上的民夫都只是鞠躬让路,没有人抬头看。而他在我经过的时候却抬头了,如果他是间谍,这肯定是要看的,这是疑点一。他鞠躬的时候背很挺直,不像其他人是驼背的,这有点像是日本人的习惯,这是疑点二,他回话的时候,用的是‘大人安康,口音确实辽东口音,一般来说辽东的人用‘大人吉祥比较多,这是疑点之三。”
      龙文说:“那吴参谋要把他抓起来吗?”
      “不必不必,可能是我多疑了。所以还不能确定,只是先关起来,等见过了李大人再说吧。”说话间,人便到了北洋海军提督署。
      北洋海军提督署建于1887年,占地两百五十余亩,又称“水师衙门”,是北洋海军的指挥中心,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就在这里谋划指挥军事事宜。北洋海军提督署正面大门上方,悬挂李鸿章题“海军公所”匾额。两侧边门,分别绘有秦琼、敬德神像,描金点漆,肃穆威严。大门外东西两侧各置乐亭一座,为庆典、迎宾的鸣金奏乐之所。乐亭前面,建有东西辕门,样式恰似古典牌楼。门前广场对称竖立旗杆两支,青龙军旗迎风猎猎,颇壮军威。西辕门以西20米处,建二层了望楼一座,登楼远眺,港内舰船活动尽收眼底。
      北洋海军提督署系清代砖木举架结构建筑,古朴典雅,稳重大方。整体建筑按中轴线建前、中、后三进院落,每进有中厅、东西侧厅和东西厢房。

第30章 刘公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