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贺太后生日,内务府在宫外搭了一个大棚,足以容纳几百人,荣禄于是也安排州府代表在这里觐见皇帝。吴大佛穿着龙袍,在侍卫的簇拥下来到这里,首先接受了代表跪拜。让他们都平身之后,寇连材念了光绪的圣旨,称他们为太后贺寿,为国尽忠,堪为百姓表率,每人赐宝珠一枚。所谓宝珠,就是将十串本应赐给朝臣的朝珠拆开来,每个代表发一枚,可以穿在衣服或者帽子上。
然后,就是张之洞说话,就宗方小太郎的《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张之洞说:“日本,原是一蛮夷,受我天朝恩惠,方才有文字礼仪。现在他们不知感恩,竟然背恩负义,偷袭我军,不宣而战,其无耻程度无可复加。现如今战场胶着,其又起狼子野心,鼓动百姓作乱,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群被之前关照过的代表带头说道:“是啊,咱做人就要讲究个礼义廉耻,这些人简直是太坏了。”
“是啊,可不能上他们的当。”
“香帅,我们该怎么办啊?”
张之洞说:“我拟了一篇檄文,想以大清全体百姓的名义通告全世界,揭露日本人的险恶用心。”
说完,便挥手让自己的学生上前,学生用洪亮的声音念道:“兹我中华,盘古开天,身化万物······”洋洋洒洒几百字,将中华文明说了个遍,然后最后一百字说明这些都是中国的内政,日本人打过来是以外欺内,我大清百姓势必同仇敌忾,与他们斗争到底。
檄文念完之后,大家齐声叫好,于是就有三十名官吏拿着白纸,请各州府代表在上面签字,以示同意。有不会写字的,就由官吏代写,他们捺指印。不一会儿,签名结束,轮到李鸿章了。
李鸿章说:“各位代表,想必有些人已经知道了,日前北洋水师与日军舰队在黄海大战了一场,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不幸殉国。北洋水师损失主力战舰四艘,还有四艘战舰在旅顺港紧急维修中。现在前线战事紧急,日军有进一步南下进攻之图。奉皇上之命,现特告知诸位代表。”
一位安排好的合肥代表说:“李中堂,这仗怎么会打成这个样子啊?”
李鸿章说:“说来惭愧,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举国上下以发展军备为要义,国家收入的三成用来买枪买炮,购买军舰。现在的日本,单就军事实力上来说,已经比我们强了。”
一个坐在前排的代表问:“李中堂,北洋水师花了那么多钱,怎么这么不经打?”
“对啊,对啊。”不少人起哄了。
李鸿章说:“世界局势一日千里,水师的船都是十几年前买的,那时倒也是世界先进,可是到了现在就不行了。新的船运用了新的造舰技术,吨位更大,航速更快,船上的炮威力也更大,射速也更高。水师只有不断地购买军舰,才能不被别人追上。”
“那水师不就成了个无底洞嘛,这钱花得冤啊。”
李鸿章说:“各位代表,先贤曾经说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不强,则国弱,国弱,则民穷。两次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了,若不能持续购买军备,整军备战,战火随时可能在诸位的家乡燃起。”
果然,有人说了:“那朝廷的钱呢?我们缴了那么多税,朝廷的钱呢?”
李鸿章说:“朝廷的开支平时都用在各个方面了,对于打仗这种突发事件来说,如果要增加开支,就要重新收税。可眼下战事紧急,朝廷已经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了。”
“所以,李大人是想向我们借钱吗?”一个代表马上高声问。有不少代表这时便议论起来,话题马上就转向利息和期限问题了。
这一说辞打了李鸿章一个措手不及。本来他已经安排了个代表说:“李大人现在需要筹钱吗?我捐五千两银子。”有个人带头,李鸿章就好向代表游说筹钱之事。但这个代表很聪明,一开口就截胡,将话题转到“借钱”上去了。借钱,可是要算利息,而且是要还的。
吴大佛见时机到了,便示意寇连材让现场静声,然后说:“自开战以来,朕节衣缩食,省下了四万两银子,今日便交给你李鸿章。希望你转告前线的将士们知道,他们是在为大清国打仗,他们保护的是大清国的百姓。”说完,便从衣袖中抽出那张银票交给了寇连材,寇连材双手捧着,来到李鸿章面前。
李鸿章这下是真的没想到,他哭着跪下说:“臣李鸿章,万死不敢接受。”
吴大佛说:“朕与百姓一体,朕与国家一体,国家与百姓也是一体。这钱你必须拿着,你保护大清国,保护大清国的百姓,也就是保护朕。”
李鸿章磕头说:“臣,必不辜负皇上重托。”说完,便颤抖着双手接过了那张银票。
吴大佛继续说:“凡今日捐献军费者,李鸿章你都必须登记在册,刻入碑文传之后世,知道了吗?”
李鸿章说:“臣遵旨。”
张之洞说:“臣请命,刻碑文之事由臣来办。”
吴大佛说:“张之洞的文采朕是知道的,准了。”
之后的事就简单了,一些聪明人赶紧说道:“草民天津刘大有,捐献军费一万两。”
&
第45章 筹款见面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