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杨广之死
此时江都行宫内,撕杀也接近尾声。
宇文化及没想到的是,刚才风卷残云,而他所带五千兵勇现在也只剩不足五百。
五千兵勇对阵二千护卫,原本该是十分稳妥之事,可现在看来若不是仗着骑兵优势,说不定此次反叛就会功亏一篑。
风月台前堆满了尸体,将士们相互纠缠着倒在地上,此时也分不清谁是谁。
血流遍了整个行宫风月台四周,让曾经十分秀丽的行宫,在此冬日变得异常悲凉。
所幸得这二千兵勇奋勇拼杀敌,也为行宫内的其它宫女太监争得一个时辰的逃命之机,大部分无辜在太监宫女,才得以幸免于死,也都纷纷逃了出去。
宇文化及看着这些尸身,长吼一声:“杨广何在?”
其实他这只是自己给自己打气而已。
因为大家都知道杨广此时正在风月台上,而且还自顾在抚琴,琴声由刚才的十面埋伏,变得十分悠扬,似乎是杨广自谱的曲子,悲伤之中带着无尽的失落与无奈,还有孤独的凄凉。
剩余的五百多兵勇全部集中在风月台上,挤满半个风月台。
大家都相互扶挽着,十分整齐,站在距杨广足有十几丈远的地方静静等着,没有人敢靠近,也没有人敢打扰此时闲情依旧的杨广。
宇文化及带着司马德戡与赵才从中间走向风月台,踏着这接近六千多人的尸身,足下沾满了鲜血,浑身上下也是伤痕累累,血迹斑斑。
“杨广,这二千将士为你血战到底,你却在此抚琴感怀,你说这大隋江山有你,若是不亡,天理何存?”
杨广抬起头来,见宇文化及的模样,停下抚琴的手,对着宇文化及一指。
厉声道:“宇文化及,这二千将士为保大隋天子血战到底,你这一个反臣贼子,有何面目来论。
寡人之大隋江山若是有一万如此将士,谁又能耐何得了。
这些将士都跟随寡人东征西伐,至此大隋将崩之时,依然不忘忠君爱国,是我大隋之良臣,我杨广今日纵是死也不憾事了,至少有二千将士的忠魂与寡人相陪。
只是不知你这位宇文大将军,世代受我杨家恩惠,位高权重,尽享荣华,却不知忠君,对同室将士痛下杀手,以五千兵勇屠杀二千亲卫,同室操戈,如此无耻之极,就连普通江湖儿女亦有愧于此。
今日你反我杨广,将大隋江山推向万劫不复之地,你宇文化及将成为众人讨伐的对像,在中原大地成为丧家之犬,你的结局比我杨广还不如。
我有二千将士相陪,你呢,他日你死之时,怕将形单影离,纵然入了地府之门,幽冥鬼王也会看不起你。
怕也辱没你十八代宇文世家祖宗,现在你有何资格在我面前大言不惭。
你可知你所带十万铁骑皆是我大隋精兵,原本可保大隋江山百年,到最后却成为你宇文化及野心的牺牲,成为你宇文家不忠不义的铁证。
若是当初我听萧后之言,削你兵权,赋与其它忠心之将,也不会有今日之变,我杨广有负先帝,有负大隋万千百姓。
我一直念你先辈为大隋打下江山历尽心血,却不想大好河山却毁在你的手中,你可对得起宇文家世代忠君先祖的一片心血。
现在你身上沾满了将士的鲜血,你可知历次战场之上,是谁保你不死,是这些大隋将士,你竟然踏着将士的血来到风月台,难道你心中就没有一丝做人的惭愧吗?
你口口声声我逆天而行,你可看到,我是紫龙附身之人,真龙天子,你一介凡人,竟然如此目无君上,还在我的面前狂吠不止,你宇文世家难道就没有一点礼仪吗?
大隋江山来之不易,却不想损在你这等小人之手,实也是我杨广用人之失,有负先帝,今日我纵是一死,也与你宇文化及无关。”
杨广一席话让宇文化及面红心愧,手在颤抖。
杨广虽然已死到临头,却气势不凡,说得也句句醒人,就连剩下那五百将士都不得不服。
杨广虽然东征西讨,确也为大隋江山稳固立下汗马功劳。
先不说先帝开几百年来先河,一统南北,结束中原大地分裂局势,而杨广就是其中最大的功臣。灭南陈,逐匈奴,让中原大地重现自大汉以来再次一统之盛世。
而杨广也体恤将士,跟着杨广打仗却也从来不会吃亏,死了光耀门庭,不死却也能升官进爵,至于军饷,从来也不会亏欠。
这剩下的五百将士也大都跟随过杨广出生入死,风雨同舟。此时面对天子之威,也都纷纷低下头来,无颜再见当年的主帅杨广。
宇文化及一时气结,也怕军心失稳,急道:“杨广,你开运河,穷奢极度,以至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南涝而旱。
大隋在你治下,多少百姓无辜死亡,你死到临头,还在这里大言不惭。
我宇文家世代忠君不假,可古有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事到如今你已是逆天而行,我为百姓请命,自是顺应天道,何来叛逆之说。
第一百二十六章杨广之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