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讲完了之后,向学员们行礼,也向阿拉耶斯行礼,众人鼓掌致谢。
哈里站起来说:“感谢两位赫帝布为我们做出的精彩讲解,我提议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在此对两位进行感谢。”
众人鼓掌过后,哈迪说:“学员们,正巧明天是地缘政治学的最后一堂课,我提议我们请求老师也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讲解一下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纷争,并且请三位赫帝布也随堂听课。”
众人纷纷称是,于是就下课。
哈迪问胡德:“你怎么回来了?”
胡德说:“大家的伤病都好得七七八八了,那自然不能老在医院躺着。我也是刚到这里,塔基夫和伊林都在安达,医生说伊林再休息一周左右就不用再复诊了。”
哈迪感叹地说:“时间过得真快,回想起在英国的日子,就好像昨天才发生的一样。”
胡德笑着说:“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殿下日子过得快活啊。”
胡德话锋一转,说:“殿下,怎么会有大清真寺的赫帝布在学院里上教法课?我记得没有这个课程的啊?”
哈迪苦笑两声,将王诞节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下,说:“能在这里上教法课,可比去大清真寺修行要好得多啊。”
胡德说:“殿下锐意改革进取,大清真寺的那些老古板必定是容不下殿下的。”
哈迪说:“就像你说的,逊尼派都是依托一千多年前的理论建立的,而什叶派都是与时俱进的,所以我似乎更应该像是什叶派?”
胡德说:“这倒未必,只不过逊尼派,或者说整个伊斯兰教,如果不经历宗教改革,不对神性进行统一的讨论,设定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神性代表,那两派的分歧会愈加严重,毕竟,时代是在发展的。越发展,现代与古老的矛盾会越突出,我们这些穆斯林会更加无所适从。”
哈迪说:“看起来,什叶派更有前途啊。”
胡德说:“正是因为我在大清真寺主张修正理论,进行宗教讨论和改革,被他们称为‘修正主义‘什叶派崇拜者,才不为他们所容。”
哈迪说:“那个阿拉耶斯,虽然可能也是古板的,但他能够站在中立的,客观的,甚至是无神论的角度来解释伊斯兰教的两派历史,也算是一种另类了。”
胡德说:“我看不透他。他是大穆夫提的嫡传子弟,虽然还没有达到多大的成就,但就前途来说,可是非常远大的。但是他的行事总让人有一种捉摸不透的意思,所以我不好评价他。”
哈迪说:“不要评价,就事论事,我们不论人。”
晚上,哈迪通知洛夫林将明天学员们想知道的两派纷争问题告诉法国教授,好让他有所准备。
第二天,不仅是学员,教官们、其他课程的老师们、洛夫林和不少勤杂人员都来了,教室太小坐不下,他们就站在走廊上,听取地缘政治学的教授评述伊斯兰世界的逊尼派和什叶派。
教授说:“昨晚我知晓了你们想知道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纷争在地缘政治学上的观点,恰好,中东这个地方就是地缘政治学的应用热点,我就此分析一下。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简单点说,就是伊斯兰创教初期的两大阿拉伯势力:倭马亚家族和哈希姆家族为争夺哈里发位置爆发内讧,进而使伊斯兰教也分裂为倭马亚主导的逊尼派和哈希姆主
第144章 十、中东-6[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