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章 瘟疫爆发[1/2页]

明末风云之崛起 福利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明的北方,几乎年年经受着旱灾人祸的冲击,大明的北方,大明已经失去了民心,李自成带着农民军到处杀官员,分土地,得到了众多老百姓的支持。
      到了此刻,闯王的势力范围波及到了甘肃、山西、陕西、河南,以及部分湖广地区,但并没有完全控制这些地方,李自成的军队所到之处,几乎都是抢光当地的官府、豪强,如果遇上大明的王爷,那绝对是满门抄斩,并且能够大发一笔横财。
      正因为李自成的只攻不受策略,北方大部分地区陷于战火之中,在李自成经过的地方,催生了很多土匪,他们也在地方祸祸老百姓。
      连年的战争,连年的匪患,连年的大旱,北方众多地区产生了很多的尸体,有的是战死的士兵,有的是战死的土匪,有的是战死的农民军,还有的是因为饥饿而死亡的老百姓,老百姓的比例是最高的。
      这些尸体没有经过处理,也没有掩埋,也产生了尸体病,他们的尸体没有很好处理,由于连年的旱灾,老鼠也早就没有吃的,存储的粮食早就吃光了,他们就出来啃食满地的尸体,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这些老鼠,慢慢的携带鼠疫病毒慢慢的转移到了北直隶地区附近,也不知道是如何传染到人的身体上的,有了第一个病人。
      鼠疫的主要症状有,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等。轻型患者,局部淋巴结肿痛。偶可化脓。还会有不规则的低热。其中腺型最为多见。常常发生于流行的初期。会出现高热,头痛,乏力,寒战,恶心,呕吐,全身酸痛,烦躁不安,出血,皮肤瘀斑。肺鼠疫起病急,寒战高热、剧烈胸痛、咳嗽、咳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血痰,呼吸困难和发绀;爆发性鼠疫为最凶险的一型,皮肤广泛出血、瘀斑、发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北直隶地区有了鼠疫病人,他们死前淋巴结肿大,死后皮肤逞黑色,也有官员及时发现了这种情况,报给了上级官员,可是在大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谁会去关注一个小小病症了。
      由于没有朝廷和当地官员的重视,首先整个真定府、保定府和河间府,只是零星出现几例病例,慢慢的,保定府地区的某一个村子,竟然全村人都死于黑死病,死相极其可怕,才引起了当地官府的重视。
      当地知县迅速汇报给了真定府,可是还是真定府官员给压了下来,是啊,在这个时候,如果要防疫,那肯定就要向朝廷要钱,可是,朝廷哪有钱,军队的军饷都发不出来,国内的农民起义愈发严重。
      知县收到知府的回信,就是简单一句话,自己处理,知县只好找了些人,将全村的人全部都火化了,然后掩埋了。
      其实,这个知县已经很聪明了,还知道火化,然后掩埋尸体,可是,在明朝这个阶段,哪有什么防护措施,在处理尸体的情况下,肯定要与尸体接触,有些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染上了黑死病,也就是鼠疫。
      刚刚染病的这些人,在当时没什么情况,也没有什么不舒适,还在天真的以为已经消灭了这个病情。
      再说知县也不是大夫,哪里懂得那么多呀,能够知道汇报给朝廷,知道防御已经做的足够好了,对于知县来说,这不过是他处理政务当中一个小小的环节,因为一个县,有好几万人,而且正处于如此艰难时期,他哪有那么多精力去关注这个病情了,他关心的是老百姓能不能活着,朝廷加征粮饷的圣旨又下来了。
      过了几天后,突然,有几个参与那个村子处理疫情的衙役感觉身体不适,首先是发烧感冒,然后呼吸困难,呕吐,全身酸痛,最后是全身出血,皮肤坏死,甚至有的人脖子上还肿胀的特别大。
      知县一听到这个消息,就赶紧把他们给隔离起来了,最后在师爷的坚持下,将他们给活埋了,没办法呀,到了现在,谁也不给给他们去治病,小小的县城,能有什么好大夫,听到是这个病症,早就吓跑了。
      整个真定府、保定府和河间府,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可是能有几个英明的当地官员,几乎大部分人只当是平常的病症,导致大面积的人员的伤亡,而且只是推测是一种瘟疫,所有的人谈之色变,好的一点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出去,也有限的限制了黑死病的传播过程。
      但黑死病仍然在大肆传播,慢慢的进入了顺天府,顺天的老百姓也出现了黑死病的症状,顿时朝廷下了严令,没什么事不准

第58章 瘟疫爆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