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端些新鲜的上来。”张全胜这些日子脾气一直不大好,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胃口。叛军本就有二十万人左右,再加上胁裹的流民足有数十万人,号称百万之众,军粮补给十分困难,又兼之四处劫掠,百姓逃散各处,四野粮草罄尽,要想保住军心不散非常吃力,可是他却并没有把这个放在心头,因为他率领的这支禽兽军早就有了一个稳定的粮仓。
“只要国中有人,我军何需担忧军中无粮。”当军需官向张全胜报告帝国提供的补给已断,四处征集又十分吃力的时候,这位曾经被帝国上下寄予厚望的大将微微一笑,就决定了上万百姓的生死。按照他的逻辑,士兵必须要吃饱才能打胜仗,既然军中已无米面,那就只好吃人了。一支支部队被派遣出去,他们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为大军征集到足够多的食物,而且最好是肉,至于是什么肉大将军就不管了。最初大家还是偷偷摸摸把死人用盐腌制起来,晒成肉干,混在其余军粮中以供食用。当吃人不再成为秘密的时候,大规模的屠杀开始了,逃亡不及又不肯加入叛军的百姓在士兵们的大刀前战栗,专门承担杀戮任务的士卒像屠宰猪羊似的把人切成大小不等的肉块,烹煮而食。发展到最后甚至衍生出种类繁多的吃人手法,有的是把人放在一只大缸里,加上生水外面用火煨烤,直到把人烤熟;有的是把人放在一个铁架子上,下面用火烤,像烤整羊整牛似的就地刀割分食;有的是把人的手脚捆绑起来,用开水浇在身上,然后用竹扫帚刷掉人身体外层的苦皮,再割剥肌肉烹炒而食;有的是把活人装在大布袋里,放进大锅里煮;有的是把人砍成若干块,用盐腌上,随吃随取;要么就是推入大石碓中连骨捣烂,煮熟当饭;种种酷毒做法,难以详述。
禽兽兵的吃人暴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军粮危机,却也使他们向帝都挺进的步伐越来越缓慢,越来越艰难。出于对以人为食的天生恐惧,沿途各个郡县的反抗都是非常坚决惨烈。就像张全胜大军面前的这座秋阳城,守军不过八千,却已经把张全胜的大军牢牢阻挡了十余日。一到这种时候,张全胜的心里就异常的烦躁,他就必须要吃点新鲜的。帐外传来了人临死前的惨叫,帐内众将都明白,那是大帅的午饭在叫。帐外空地不远处,一个少女被绑在木柱上,肚子已然被剖开,割下肝脏在一旁的炙子上正烤的油脂四溅。动手的亲兵显然不是头次替张全胜如此备饭,下手是干净利索,那人肝已经烤熟要往帐内端去之时,那被割下肝脏的少女还在气息未绝的惨叫着。张全胜狞笑着用手里的小刀把热腾腾的人肝切割开来,一边往嘴里填送着,一边苦思破城之法。
秋阳是座小城,平日驻扎的府兵不过三千人左右,当初张全胜的大军奉命征讨冀州路过此地之时,这位大将军还曾经把自己的辕帐在这里设置过一夜,在他的心中,这座小城就像他前进道路上的一个石子,不费吹灰之力就可拿下,但是他错了,大大的错了。一个在帝国官员序列中几乎排不上队的小县丞,一个叫作石星羽的家伙率领着不足万人的乌合之众牢牢的守住了这座小城。听说张全胜大军即将入境的消息之后,这个小县丞在县令逃亡的情况下,毅然散尽家财招募数千流民乡勇,与原来的府兵合在一处誓要阻挡住张全胜前往京城的步伐。
十余天前,眼见小城被围,他先给张全胜的前军大将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请降信:成汉秋阳县丞石星羽致函张大帅帐前先锋将军:小吏自不量力,于城中备士卒数千,本想倚城待援,不料朝廷昏庸,郡县守官相继出逃。今小吏私下认为,此狭小县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将军以重兵加之,此城欲守亦难,为救一县生灵,乃不得已出降,望将军容纳。然而城中将士,多为世代府兵,一时便改其初衷,唯恐激起兵变,焚城之后烧毁城中囤积的十余万担粮草。小人恐逼急为变,不得已拜上将军,求缓兵数日,待小吏细细谋划妥当,即举城归顺,盼将军格外宽容。另请将军上禀大帅,一旦出城为降,官爵金银还请多多封赏,不免小人一番报效大帅之诚心。
张全胜大军一路南下,还真是少有遇到这么轻易打算举城投降的帝国官员,又有那十几万担粮草作为诱饵,张全胜果然中了石星羽的计谋。喜出望外的他亲临秋阳城外,当即下令停止攻城,只待数日期满进驻城中,三军即可美餐一顿,也可暂作修整。当然毕竟是统兵多年,最初张全胜对于石星羽的投诚还
第八十二章 复仇之战(九)固若磐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