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事情是可以急的,有些事情可万万不能操之过急,正如我们那位诚心爱民、一心为公的丞相大人现在正在筹划的这件大事,那更是要一步步考虑周详,千万不能走错半步。虽说这窃人财物者为贼,窃国者为诸侯,但是你认真翻看一下那些史书,那些当年驰骋风云、辛辛苦苦缔造出新王朝的开国名主们又有几人可以避开死后的非议或是骂名,有些时候,人得到的越多,就同时需要付出更多的东西来交换。杨玉桐并没有自大到自认为可以与那些英雄或枭雄比肩的地步,和那些人中的大多数不同,他更多的是需要靠计谋和权术来得到自己心中渴望已久的东西,这样他就不可避免的会得到更多的指责、诋毁甚至是谩骂。一个帝国再衰落,可只要还在这世上存在一天,就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任何一个企图结果这一切的人都要冒巨大的风险,尤其是象成汉这样一个已经存在了六百多年的帝国,杨家不过是攀附在这个巨大躯体上最强健的一根枝蔓,而不是唯一的主宰。面对那些贵族官员不住劝进的奏章,丞相大人很难得的保持住了一份必须有的清醒,他还要再耐心等一段时间,等到所有的势力都清楚表达完他们的意思,再把利弊完全权衡清楚,他才会下最后的决心。那个总也不成熟的二伯已经被尚漂浮在云端的王爷头衔弄昏了头,不过这样也好,有他冲在前面,可以使杨玉桐更清楚的观察到各方面的嘴脸。还有那个贵为太后的妹妹,或许是多年的宫中寡居生活已经搞坏了她的脑袋,要不就是她已经忘记了血管里究竟流淌着的是哪家的血脉,居然真是很可笑的把自己放到了高姓皇族庇护者的位置,一天之内竟然发了两道密诏要求自己约束一下杨家的子弟,让他们放弃改朝换代的念头。其实一个帝国也就像一个人一样,有初生就自然会有灭亡,那些当年被臣子们高声歌颂的千年帝国、万岁君王不全都变成了一个泡沫,湮灭在浩瀚的史书之中,而其中有的人更是甚至连薄薄地一页绢书都不能写满。这个傻妹子的头脑甚至还比不上京师里的大多数贱民,或许真该考虑让她抱着那块早就落满灰尘的高姓祖宗牌位,自己发霉烂掉算了。
使劲摇了摇头之后,杨玉桐从脑海里抹去了这个突然出现的念头,那毕竟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妹妹,小时侯缠在他身边要听故事,拉着他衣角讨要蜜糖的骨肉至亲。还有父亲临终的嘱托,他要自己呵护好家里的亲人,当然还要守护好这个该死的帝国。对了,就是父亲,那个被人们称为帝国史上最有政治手腕和眼光的一代权相,杨玉桐猛地明白自己为何对那个皇位如此渴望,其实在内心深处他一直想向父亲证明些什么,尤其是证明自己要原比父亲眼中的评价要优秀,要优秀很多。他忘不了躺在病榻上的父亲虽然腮肉已经塌陷,两眼却还是发出了令人恐惧的寒光,他是怎么说的来着?对了,他说自己如果没有野心,甘愿守成持家,还可保杨家两代富贵,如果受了他人怂恿,贪恋一些本不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么杨家的灭族之患就是指日可待。当时自己本来是要辩解的,也有很多的疑问要提出,可惜老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在父亲说完这番话之后就直接结束了老人的痛苦。现在他真希望父亲的在天之灵好好的看一下他这些年的作为,他已经贵为王爵,就连诸王的反叛也在他手里告平,至于那个父亲念念不忘、如刺在背的安国侯也被他早早送进了地府,现在他就是整个帝国背后的王者,这块广袤土地上实际的统治者。已经站在家族历史最高峰的他,还要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家族开创出一个更辉煌的篇章,一段足以流传万代的史话。
府里的管家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打断了丞相大人浮想联翩的思绪,他轻轻的把一份快报放到案上,又同样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杨玉桐虽然清楚的看见了管家的举动,但他还是依然保持了那副仍在深思的模样,最近他越来越喜欢在下属包括是族人面前摆出这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也只有这样他们的敬畏才会越来越深,态度也才会越来越恭谨。等到管家的身影完全消失之后,他才懒洋洋的拿起那份快报,随意的浏览起来,一丝微笑很快浮现在他的嘴角。
这份快报是由西川发来的,面对杨春雨虎视眈眈的帝国大军,再加上他的刻意收买,那些聪明的西川官员很快做出了选择。那位掌管着西川兵权的都尉大人在兵曹掾史和尉曹掾史、贼曹掾史、贼捕掾等几位主管兵政事务的属官的配合下,很轻松的就发动了一场小规模的兵变,现在这个时候,那位并没有参与到诸王之乱中的西川王正哭哭啼啼的和南阳王的家眷一起被解送入京,没想到一个郡守的职位再加上三千两黄金的诱惑竟然有这么大,不费一兵一卒,成汉
第一百零二章 盛宴登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