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最后一个外封藩王就已经束手就擒。这样一来,那位打着高家旗号的小皇帝可真称得上是孤家寡人了。另外关于可以晋升赵峰为平北将军、幽州刺史、假持节都督幽州军事的密函已经发出,他开出的条件很简单,那就是要一些人的性命,东海王虽然被幽禁在幽州那个苦寒之地,手里除了一些浮财之外,是既没兵又没权,可是只要他这支高家的血脉不断,就难免不会在以后被某些别有居心的人加以利用。再说只要他赵峰迈出这一步,就等于有了把柄,不愁他不倒向自己。杨春雨在南阳陷入苦战的时侯,那个守在齐地的舞阳将领为什么要主动提供大批军需,为的决不是济南王那块小小的不止一提的领地,他是在主动示好,希望朝廷也就是丞相大人给他一个在东海和齐地盘踞的名份。现在舞阳军的统帅吴青峰已死,剩下的将领哪个不想继承他的权位,朝廷给的官职越高,在以后的争夺中就越是师出有名。这不,济南王进京请罪之后,那位周将军也只不过是抱怨了一下,他的部队根本没有敢迈出齐地半步。杨玉桐并不吝惜那些官位和封赏,他反倒更乐于看到舞阳人对此的热衷和争夺,只要他们还能继续保持这种面和心散的状态,收拾掉他们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倒是杨春雨对于朝廷的失信,很是卖力的抱怨了半天,他认为朝廷没有按事先的约定将济南王的领地交割给舞阳人,就是他的失信,看来这位被父亲生前不住夸赞的义子或许是一位出色的统帅,但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政治是什么?就是根本没有丝毫信誉可言,从骨子里充斥的就是利益、欺骗、讹诈和谎言,那所谓的承诺不过是骗骗那些愚民的鬼话罢了,可惜他跟随父亲这么多年,竟然连这点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掌握。
对于自己的这位义弟,杨玉桐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为杨家剪除掉了那些摆在明面上的威胁,让所有的贵族豪强在杨家的钢刀前匍匐战栗,同时在贱民的心中又塑造出了一个新的百战百胜的英雄形象,尽管这形象并不完美,但用来替代那位已经死掉的安国侯却已经是足够了。杨家原本最弱的环节就是在兵政之上,虽然多年来一直把握着兵部大权,可是那些骄兵悍将并不真的把杨家放在眼里,在他们的心中,杨家子弟或许是出色的权臣,但绝对不是不可战胜的统帅。当年张全胜之所以胆敢起兵谋反,看重的大概就是这一点,那个该死千万次的混蛋居然自以为只要挥师回京,整个帝国就会象一个裙子已经扯到腰身以上的女人一般任他蹂躏。如果杨家没有对部队的控制,没有一个常胜的将军存在,这种事情早晚还会出现。幸好杨春雨的出现及时弥补了这一切,不光是杨家的敌人,估计现在不少杨家的子弟也会因他的威名而恐惧,他就是杨家手里最锋利的钢刀。不过这位战场上百战百胜的将军确实过于残暴,在这一点上他几乎和张全胜那个禽兽毫无两样,对于血腥的渴望使他根本不知道约束一下自己的狂暴,仔细看一下他这些年来的举动,他下令砍下来的头颅简直可以从京城一直排到帝国的任何一个角落。没错,杨家需要击倒面前的每一个对手,消灭所有表面上和隐藏着的敌人,征服更广袤的领土,拥有更多的子民,可是难道他不知道战争就是一个大口大口吞噬着钱粮的猛兽,在大笔大笔的军需付出去之后,杨家可不愿意换回来的只是一片焦土和点算不完的尸首,这不是征服,而完全变成了彻彻底底的毁灭。新派到广陵就任的郡守在奏章里写的清楚,十室九空,一片赤地,城垣残破,就连官衙都无法遮风挡雨,没有十余年的时间,就根本无法恢复广陵的元气。连续几年的征战和内乱已经使帝国本不充裕的国库变得空空荡荡,原打算征服江南之后可以弥补稍许,这下可好,只要能不再追加救济就算是天大幸事了。看来父亲当年的评语的确是十分恰当,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把这个恶魔一般的家伙投入到战场之上。等到西川的局势再稳定一下,就应该把杨春雨火速召回京师来了,他那种与生俱来的巨大破坏力还是等到更合适的时侯再释放出来为好,例如对付那些没有开化的异族,或者是舞阳人。
丞相大人的心思并没有在这位义弟的身上停留过久,毕竟现在是形势一片大好,虽然并不完美,但是对于他所深深渴望的东西来说,已经是触手可得了。事情的发展就像是从山上滚落的巨石,已经无法阻挡,现在只需要他身边那些有心人跳出来,再推上一把而已,其实得到一个庞大的帝国就这么简单,远没有父亲在世时所想的那么复杂。
杨玉桐开心的笑了,他感觉到今天自己的胃口是出奇的好,他高声叫着府里管家的名字,催促着那个卑贱的家伙赶快为他准备一顿丰盛的夜宵。很快,浓烈的香气在屋内弥散开来,这就是权位的好处,丞相大人抽了一下鼻子,马上将全部心思投入到另一场奋战之中去了。
第一百零二章 盛宴登场[2/2页]